閱讀歷史 |

第四十二章 衛仲道出仕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外界風起雲湧,衛仲道依舊是隱於河東郡內,並未參與天下變幻之中,每日讀書寫字,出遊踏青,身邊總是跟著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真是才女蔡文姬,蔡琰從下受到了蔡邕的薰陶,博覽群書,彈得一手好琴,多才多藝,秀外慧中,衛氏族長作為衛仲道的伯父,對蔡文姬極為滿意,曾經想要撮合二人在一起,只是衛仲道一直沒有表態,再有就是蔡邕去世還未過三年,蔡琰還在孝期,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曹操在東郡大敗黑山賊寇於毒、白繞、眭固等,袁紹為此上奏朝廷,推舉曹操為東郡太守。更是擊敗了兗州各大勢力,成為了兗州牧,手下群英薈萃,人才輩出,最有名的謀士乃是荀或、戲志才、陳宮等人,更有趙雲、夏侯淵等大將,勢力迅速擴大。次年,曹操更是出兵青州,一舉擊潰了青州幾十萬黃巾軍,收攏其中的精銳,組成了青州兵,實力大增,發展迅速,一時間名望大盛。

就連衛氏子弟,也有不少人都投到了曹操的麾下,倒是讓曹操想起了衛仲道,得知他時至今日,依舊未曾出仕,不由想起了當年衛仲道所說的話,他終於明白力量才是亂世之本,其他的都靠不住,心中起了念頭,想要請衛仲道出仕。

曹操一連寫了三封書信,想要將衛仲道請出,只是最後也就只有仲道的簡單的回信,並未答應出仕,讓曹操有些失望。

好在,衛仲道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之人,在心中為曹操提出了不少的建議,有民生、軍事、農桑、水利,甚至連天下大勢都一一為他分析了一番,讓曹操如獲重寶,多次翻看,獲益不少,對衛仲道更加嚮往。

再過一年,因為曹操招賢納士,不問出身,唯才是舉,大肆重用寒門之人,使得兗州世家心生怨艾,在加上陳宮和曹操政見不合,趁著曹操因陶謙部下殺害曹嵩之故進攻徐州之時,引呂布進入兗州,使得曹操腹背受敵,實力大減。

曹操一時間陷入了困境,更有戲志才病重去世,一時間曹操歷經風霜,頹廢了不少,要不是他歷經磨難,飽經挫折,可能已經完全沒了鬥志。

這時候,袁紹雄踞北方,命人送來了書信,言明,只要曹操願意將家小全部送到鄴城,作為人質,投靠到他的麾下,他就會出兵幫助曹操共擊呂布,幫他奪回兗州。

曹操心中動搖,多少有些動心,如今他已經是四面楚歌,風雨飄搖,稍有不慎,勢力就會崩塌,哪裡還顧得上日後。

曹操在夜色的遮掩下,獨自走著,仰頭看著星空,月明星稀,他前途卻是暗澹無光,一片迷茫,無力之下的曹操又想起了衛仲道,如果此時他在就好了,應該可以教他如何破局,只是如今他也已經是日落西山,山窮水盡了,衛仲道怎麼可能會投靠他呢。

衛仲道站在營寨之外,看著那氣運不穩的曹操,眼中射出道道精光,回頭看了一眼蔡琰,有些無奈的說道。

“你有何必跟著來,行軍打仗,極為艱苦,在河東郡待著不好嗎?”

蔡琰微微搖頭,雖然柔弱,卻極為堅定,秀眸之中滿是情意綿綿,波光瀲豔,輕聲道。

“兄長,我想要跟著你,不願在河東待著!”

衛仲道知道佳人情意,也不再勸說,來到了營前,向著守營計程車兵遞出了名帖,請他幫著通稟一聲。

“兄長,為何此時前來投靠孟德?”

蔡琰知道之前,曹操曾經多次寫信邀請衛仲道出仕,但是都被衛仲道拒絕了,如今曹操已經陷入了絕境,為何會突然離開河東郡,來到此處,準備出仕。

衛仲道聞言,莞爾一笑,輕輕搖頭,轉身看著遼闊的夜空,聲音低沉,幽幽傳來。

“曹孟德此時正處低谷,正所謂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正要此時,方能顯出我的本事!”

曹操聽到傳令兵來報,衛仲道到了此地,欣喜若狂,瘋狂的向著營門跑去,驚得眾人紛紛注視。

“仲道,你怎麼會來此?”

曹操激動莫名,手掌死死的握住了衛仲道,不肯撒手,衛仲道使勁往外抽都沒有效果,不由翻了一個白眼,這個時代就這一點不好,大男人之間動不動就牽手,同睡一榻,徹夜長談,讓衛仲道很不適應。

“特來投靠曹將軍,還請將軍不要吝嗇俸祿!”

曹操手掌勐地鬆開,挖了一下耳朵,不敢置信的看向了衛仲道,他剛剛是出現了幻聽了嗎,如今他已經是風雨飄搖,將沉之船,衛仲道此時前來投靠,是不是得了失心瘋。

“仲道,你可是在開玩笑?”

衛仲道澹然一笑,雙眸中滿是認真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