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十一章 摸魚的衛仲道 (第1/2頁)

加入書籤

漢靈帝劉宏駕崩,天下震動,無數人為之關注,漢少帝劉辯繼位,定年號光熹,大將軍何進自此大權在握,為了剷除十常侍,在袁紹的建議下,召涼州董卓和幷州丁原率兵進京,自己卻被十常侍假傳何太后的旨意騙入宮中,慘遭殺害,袁紹等人為之震怒,率兵殺入宮中,逼得十常侍挾少帝劉辯出逃,正好遇見了先一步到達洛陽的董卓。

董卓進入洛陽,丁原隨後也是趕到,董卓心中忌憚,派出了呂布老鄉李肅前去拉攏,又送出了赤兔寶馬,使得呂布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歸降董卓,拜董卓為義父。

自此董卓亂政,囂張跋扈,經常夜宿宮廷,淫亂暴虐,甚至廢掉了少帝劉辯,另立漢獻帝劉協,改年號為永漢,天下士人為之大驚。

此時的曹操熱血未乾,主動前去刺殺董卓,最後失敗而逃,發出一紙檄文,邀天下英豪共討董卓,一時間風雲匯聚,無數英傑紛紛而動,有心向大漢者,也有野心勃勃之輩。共有一十八路諸侯結盟,共討董卓。

第一路,交遊豪俊,結納英雄,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字公路。

第二路,貫通諸子,博覽九經,冀州刺史韓馥,字文節。

第三路,闊論高談,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緒。

第四路,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

第五路,仗義疏財,揮金似土,河內郡太守王匡,字公節。

第六路,賑窮救急,志大心高,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

第七路,恩惠及人,聰敏有學,東郡太守喬冒,字元偉。

第八路,忠直元亮,秀氣文華,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

第九路,有謀多智,善武能文,濟北相鮑信,字允誠。

第十路,聖人宗派,好客禮賢,北海太守孔融,字文舉。

第十一路,武藝超群,威儀出眾,廣陵太守張超,字孟高。

第十二路,仁人君子,德厚溫良,徐州刺史陶謙,字恭祖。

第十三路,名鎮羌、胡,聲聞夷夏,西涼太守馬騰,字壽成。

第十四路,聲如巨鍾,丰姿英偉,幽州刺史公孫瓚,字伯珪。

第十五路,隨機應變,臨事勇為,上黨太守張楊,字稚生。

第十六路,英雄冠世,剛勇絕倫,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字文臺。

第十七路,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字本初。

再加上曹操本部攏共十八路諸侯。

衛仲道此時也混入了十八路諸侯之中,因為河內郡和河東郡相鄰,衛仲道就在河內郡太守王匡的麾下做了一個小小的文書,倒也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衛仲道每日在王匡的麾下混日子,他出身世家,所以倒也沒有受到其他人的輕視,甚至有時候還可以跟在王匡身後,見識一下當世各大豪傑,也算是漲了幾分見識,其他時間都是摸魚,過的比這些諸侯還要自在,不時的在營寨內整點酒菜,自娛自樂。

衛仲道這個王匡麾下的混子吃飽喝足了,在十八路諸侯的營寨之中亂逛,看著那四世三公的袁紹,氣度恢弘,果敢英武,看著那孫堅勇勐剛烈,所向披靡,二人如今依舊是大漢的忠臣,誰知道他們日後都變了呢,即使是衛仲道的老熟人曹操如今也是志向成為封狼居胥的冠軍侯,日後不也成了威壓天子的大漢魏王了嗎。

夏侯淵不敢置信的擦了一下眼睛,那熟悉的背影,格外眼熟,只是礙於此時有事,不得不跟在了曹操的身後,向著諸侯大帳內走去。

“孟德,我好像看到先生了!”

曹操聽著身後夏侯淵的提醒,不由腳步一滯,注意到袁紹等人詫異的目光,又邁出了腳步,來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不動聲色。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夏侯淵立於曹操的身後,威勢不凡,身上氣息圓滿無缺,不露分毫,看來這幾年的時光,夏侯淵修為增進不少,已經成為了一位超一流戰將,如今天下只有寥寥幾人可以比肩。

曹操一心二用,應付著袁紹等人,不曾回頭,只是低聲問道。

“你在哪裡看到的仲道?”

夏侯淵知道此地不適合喧譁,內氣微震,匯聚一線,聲音就傳到了曹操的耳中。

“就在剛剛大帳之外,身形雖然高大了幾分,但是我絕對不會認錯的,那就是先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