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十章 父母慘死 (第1/2頁)

加入書籤

衛仲道看著大樹之上還掛著的累累果實,一大片還是青色,微微蹙眉,看來日後自己還需努力,專心致學,才可以讓這些道果成熟,覺醒精神天賦啊,任重而道遠,嘆息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這段話是出在出自《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衛仲道精通儒釋道三教,自然對莊子的著作極為精通。

衛仲道覺醒了精神天賦,此次洛陽之行也算是達成了目的,應該回去了,畢竟此地雖好,卻非吾鄉,他家中還有父母族人,自然不願在洛陽久待,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衛仲道自然不會拖泥帶水,吩咐了一聲,丫鬟和下人開始收拾行囊,他邁步走出了小院,準備和蔡邕告辭。

“賢侄這就要離開了,怎麼不在多留兩日,我記得你來到洛陽之後,從未逛過洛陽城,如此離開,豈不遺憾!”

蔡邕極力挽留衛仲道在居住一段時日,好好看一看大漢都城的繁榮昌盛,如今的洛陽可是世界第一大城,甚至在一些胡人的口中,洛陽是天地間永不隕落的神城,是世界的中心,足可見如今大漢威名遠播。

如今可不是後世那些朝代,見到外族就腿軟,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如今一漢抵十胡,即使是三國那個亂世之時,也是打的周邊胡族哭爹喊娘,狼狽遁逃,只是可惜,三國鼎立,連年大戰,導致中原人口銳減,虛弱不堪,這才有了後來的五胡亂華之禍,讓人唏噓。

衛仲道神色如常,沒有任何的波動,溫潤平和的目光直視著蔡邕,臉上帶著幾分恭謹之色,沉聲道。

“正所謂,父母在,不遠遊。小侄已經離家一載有餘,家中父母已經多次來信詢問,擔心我的情況,我一直待在洛陽不回,已是不孝,不可再在洛陽久留了!”

蔡邕一臉的遺憾,嘆了一口氣,衛仲道都將孝道搬了出來,他也不好再挽留了,只能說道。

“如此,我就恭祝賢侄日後前程似錦,鵬飛九天!”

衛仲道俯身一禮,恭敬的謝過了蔡邕,這才在蔡邕的相送下,離開了洛陽城。

衛仲道回首看了一眼,洛陽城那高大的城牆映入眼簾,深深的將其烙印在心中,不知下次來此,又是何時了。

衛仲道看著身側的下人和丫鬟,神色複雜,邁步登上了馬車,沉聲說道。

“走吧!”

“喏!”

馬鞭揚起,塵土飛揚,幾輛馬車向著河東走去,衛仲道未曾在大漢都城留下任何的印記和影響,也不曾帶走任何東西,只有那一肚子的典籍和那恐怖的精神天賦,不知會在日後的天下引起怎樣的風波?

回到了河東衛氏的衛仲道並沒有名聲鵲起,依舊默默無聞,做的最多的就是讀書練武,河東衛氏如今雖然已經是世家,但是依舊還有著當年衛青所修行的武道功法,只是被束之高閣,很少有人在意了。

衛仲道在家族藏書閣中將其翻出,當時看著那佈滿灰塵的武道功法,也是一臉的黑線,還特意詢問了一下衛父為何會如此。

沒想到,衛父毫不在意,輕描澹寫的的回答道,武將雖然強大,但是因為隨著世界的發展,軍團軍魂、雲氣陣法和謀士的崛起,剋制頗多,再加上武道修行入門容易,到要修成高手,卻是需要天賦,所以功法不受重視也是正常的。

衛仲道開始還不以為意,刻苦修行,最後才發現,的確如此,他此世出生之時體質較弱,本源有虧,雖然如今擺脫了早夭之相,但是依舊對武道沒有什麼天賦,雖然有著強大的精神力輔助修行,依舊是進境緩慢,此生最多也就能夠初入內氣離體之境,勉強做個一流武將,無望成就內氣離體極致,更不要說達到破界的神境。

好在,衛仲道對此也不在意,他修煉武道,只是為了強身健體,能夠成就初入內氣離體之境,對他而言也足夠用了,畢竟他只主修的還是精神,羽扇綸巾,運籌帷幄,這才是這個時代最風流之事。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轉眼間春去秋來,衛仲道已經回到河東衛氏三年多了,衛仲道在這段時間裡也是成功將幾枚道果催熟,再次覺醒了十多個精神天賦。

衛仲道心神沉入,感知著腦海中燦燦如華的精神力,晶瑩剔透,一棵直衝雲霄的精神之樹聳立,枝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