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十二章 小李探花 (第1/2頁)

加入書籤

眾位士子坐在案桌前紛紛大驚,以往的考題的出題方式基本上都是詩賦型別,但是在科舉中,詩賦考試其實是一個弊端,因為大多數士子在面對詩賦考題的時候,都只能回答一些馬屁詩賦,根本就考驗不出一個士子的真正水平。為了平衡這個問題,仁宗思考了良久才想出了這十道考題,為的就是選一些幹練之才委以重任。

眾位士子紛紛抓耳撓腮,苦思冥想,額頭都急的冒出了熱汗。

這十道問題和詩賦有著很大的差別,並不只是為了考察士子們的文采,主要是為了考察士子們的實際能力,因為這十道問題都是關於民事的,想要考察這些士子在面對這些民間常事的時候會如何解決,因為只要考中計程車子肯定就會在朝廷中當官,如果光有文采沒有辦事能力,那麼他註定是一個庸才。仁宗的這十道題主要是透過經義、時政、案件三個方面來進行提問,再綜合了當下的國情、民情等實際情況,是一種破格的篩選制度。

即使是李湛也廢了很大的心力才對和十道題做出了回答,李湛活動了一下痠痛的手腕,將飽沾筆墨的毛筆放好,等著紙上的墨汁幹了,這才第一個交卷。

李湛一交卷,立刻就引起了其他士子的緊張,有些忙中出錯手中的毛筆不小心將墨汁滴落到了答卷紙上,一臉的懊惱。

官家看著那個年輕計程車子,居然如此快的就將所有問題回答完畢,頓時一愣個,這些問題都是他深思熟慮思考了好幾天才想出的難題,就是讓他自己回答也不會這麼快就完成了。

官家對著身邊的內官揮手示意,太監點頭俯身走到了李湛的身旁,將李湛的答卷收起,恭敬的交給了仁宗皇帝。

官家看著捲上法度嚴謹,筆力險峻歐體楷書,就是點頭,他本身是一個喜愛書法的人,見得李湛寫的一手好書,自然是印象加分不少。

李湛楷書練得是歐陽詢的字貼,唐初歐陽詢是楷書四大家之一,筆力險峻,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世稱“唐人楷書第一“,代表作是《九成宮醴泉銘》。

官家繼續看著李湛的答卷,不斷的品著李湛所提出的解決方法,不時的皺眉,看完一遍之後,又好似沒有想明白,再次拿起看了一遍,不知不覺間見就已經過了兩個時辰,這期間不是沒有士子交卷,但是官家依然沉浸在李湛的答卷中,不願抬頭。

等到所有士子交卷作答完畢,他們由禁衛軍領著到了偏殿等著,等到官家回過神來,安撫鼓勵眾人幾句,眾位士子這才能夠出宮回家,等待著皇榜張貼。

時間轉眼就過去了,到了皇榜張貼這一天,即使是李湛也不得不來到了皇宮外等著,因為晚上新晉的科場進士,要進宮拜謝官家,並且官家還會在御花園瓊林苑中設宴為眾位士子慶祝,稱作“瓊林宴“。從此這些士子就都是天子門生了。

文天祥就曾參加過瓊林宴,並且用詩作描寫了當時的盛況,寫下了《御賜瓊林宴恭和詩》。

“奉詔新彈入仕冠,重來軒陛望天顏。

雲呈五色符旗蓋,露立千官雜佩環。

燕席巧臨牛女節,鸞章光映壁奎間。

獻詩陳雅愚臣事,況見賡歌氣象還。”

李湛聽著唱榜之聲不斷響起,這是宮中專門找了聲音洪亮之人來唱榜。

一直等到了二甲第一名,李湛也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身旁的周管事臉色已經有些難看了,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一眼李湛的臉色,他見李湛依然毫無波動,不由心中一動,難道這位表少爺進了一甲榜單不成?

“一甲第三名,揚州李湛!”

“轟”的一聲,周管事已經只感覺一股熱血湧上了頭,一把抓住了身邊的陌生人,一臉激動的大聲喊道。

“我家表少爺中了探花郎,中了探花郎!”

本來身邊被抓住的人還是一臉的氣憤,敢要對著周管事一頓怒噴,聽到了這句話後,連忙變了臉色,對著周管事就是一陣恭喜,不由的將目光看向了周管事身邊的李湛,眼中精光大作,他本就是權貴人家的管事,為的就是榜下捉婿,見探花郎就在自己的身邊,而且年輕有為,英俊瀟灑,頓時就是心頭一喜。

這個管事剛要喊府中的人一塊將李湛捉了回府,就見李湛已經消失在了人群之中,不由的懊惱,只能抓住了身邊的周管事,連連問道。

“你們是哪家的,你們見表少爺可曾婚配?”

周管事本來還好奇李湛為何會突然消失,耳中聽到這人的問話,頓時一驚,想起了本朝榜下捉婿的好戲,打了一個激靈,想起了之前主君的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