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章 同為皇子,卻是君臣 (第1/2頁)

加入書籤

楊乾走在宮廷的走廊之下,身後跟著自己的內侍,腳步不緊不慢,雖然此時他不過是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絲沉穩的風采。

楊乾看著眼前的風景,卻是神不在焉,暗暗思量著自己未來的道路,他在深宮之中自幼喪母,沒有母妃的庇護,自然和其他的皇子不能比,而且他的母妃也並不是大族出身,所以楊乾並沒有任何的母族可以依靠,如今能做的只有按部就班那的成長,等待成人開府建衙,自然不用如此小心翼翼的了。

楊乾也知道自己如今的武道修煉必然會落後於其他人,只能一步步的,在不影響身體發育和潛力的情況下修煉,雖然初期會在皇子中落後,但是日後也可以迎頭趕上,畢竟他已經多世為人,早就已經堪破了生死,境界遠非常人可以比肩的。

楊乾自小就感覺到了自己可以靈魂出竅,但是為了日後可以超脫生死,一直死死的壓制著自己的靈魂出竅的衝動,等待著境界的提升,繼續積累自己的底蘊。要知道自中古時期,儒家諸子都是一生不曾修煉道術,卻可以在晚年靠著讀書積累的境界底蘊,一舉成為度過七重雷劫,成就造物主境界,可謂是吾輩楷模。

楊乾不一會就到了上書房,再和上書房的幾位師傅見禮後,這才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靜靜的等待著太子、二皇子和三皇子幾位兄長的到來,他之後自然還有其他的皇子出生,但是大都還未到進上書房讀書的年齡,所以他如今是上書房年齡最小的皇子。

不一會,太子幾人就在眾人簇擁下來到了上書房,楊乾連忙起身,恭敬的對著太子行了君臣之禮後,這才恭敬的說道。

“臣弟見過太子殿下,見過二皇兄、三皇兄!”

太子雖然也是皇子,但是卻和其他的皇子不同,乃是儲君,太子的地位僅次於皇帝本人,擁有自己的、類似於朝廷的東宮。東宮的官員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還擁有一支類似於皇帝禁軍的私人衛隊。

楊乾身為四皇子見到了太子,也需要行禮請安,這就是君臣有別,因此所有的皇子都不得不爭奪太子之位,同樣是皇帝的兒子,哪裡會願意低人一等。

太子如今也不過是十來歲的年紀,已經滿身的氣度威嚴,遠比其他的皇子早參與了朝政,深得乾帝的喜愛。

太子看了一眼楊乾,頗有兄長氣度,溫和的笑了笑,說道。

“小四你還是太過見外了,我們都是兄弟,沒有必要如此生分疏遠!!”

楊乾起身絲毫不敢大意,如今太子心機還淺,對諸位皇子還沒有太大的忌憚之心,但是隨著皇子們逐漸長大成人,開府建衙,太子必然會忌憚,他可不希望到時候自己成為太子打擊的目標,還是從現在就恭敬些為好。

楊乾起身,極力板著一張面無表情的臉,小人如此作態,看上去十分好笑,鄭重的說道。

“太子殿下乃是儲君,君臣有別,禮不可廢!”

太子聽到此言,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但是笑容依舊不變,說道。

“小四,你這性子還是太過古板了!”

上書房的師傅乃是翰林學士,姓劉名吉。

劉吉乃是理學門生,理學講究“存天理,滅人慾”。這一概念最早出自《禮記·樂記》,其中說道:“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這裡所謂“滅天理而窮人慾者“就是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理學所主張的“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這裡所謂“滅私慾則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慾“。

理學認為《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大學》所謂'明明德',《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

儒家理學主張的是明理見性,人為自己的私慾所矇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實面貌,不能體悟到天地之理,要想體驗到、找到萬事萬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慾。後來有人斷章取意評判理學,多言“存天理,滅人慾“禁錮了人的自由等,這是一種誤解,並非正理。

當然理學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陷,過於強調倫理綱常,尊卑有別,重禮輕法,因循守舊,所以任何的學說都需要辯證的來看,不能全面否決,也不等全面遵循。

劉吉學士就極為重視禮法綱常,對楊乾的說法極為滿意,邁著方正的腳步,右手撫須,點頭對著太子說道。

“四皇子所說乃是規矩,太子還需牢記自己乃是君,諸皇子是臣,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