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十章 儒門正宗亞聖 (第1/2頁)

加入書籤

今天的事情,肯定要流傳千古,在仕林和百姓之中口口相傳,“眾聖殿”又怎麼不會成為正道第一法寶?

管他什麼造化之舟、永恆國度,在這樣的名分面前,首先就弱了氣勢,什麼是王師?什麼是王道,正了名分之後,就是王道。

謝文淵、芸香香等人都知道,今天的事情為眾聖殿正名分,雖然不能夠增添法寶一絲一毫的威力,但卻在精神本質上極大的昇華了。這是一種淬鍊法寶的無上神道!和神靈的信仰知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可以吸納百姓的信仰念頭,將眾聖殿的玄妙再增幾分,其中的意境,玄之又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眾聖殿?的確是好名字,一念之間,人人為聖。咱們今天所做的,也的確是效彷上古聖賢。不過此情此景,得有流傳千古的好詩才能配合,亞聖文思慧絕天下,可否為今天的情況吟一首詩?”

文理書院的院主終究是心有不甘,突然開口道。

他出招了,但是卻不敢辯論,分高低勝負,只是直接讓洪易吟詩。

“哦?”

洪易看了文理書院院主一眼,昂頭挺胸走了幾步,睥睨眾人,笑道。

“我以儒門心學起步,凡事只講問心無愧。問心無愧,則心中自在,沒有恐怖憂愁,君子坦蕩蕩,卻不是用綱常理學來規矩,心變則無常,怎麼都不是規矩可以限制住的。”

“既然如此,咱們還聽亞聖的詩。”

山河院主唰的一下開啟了摺扇,準備等洪易吟詩之後立刻就進行攻擊。

洪易深深的看了山河院主一眼,看得他一個咯噔,嚇得倒退了一步,洪易這才走了幾步,準備作詩,殿堂之中靜寂無聲。

洪易走了七步之後,停下來吟道。

“來去自在任優遊,也無恐怖也無愁,眾聖殿中俱坦蕩,大千之處沒春秋!”

這一字一音,字字都凝結成形,飄蕩在大殿之中,人人聽了之後都覺得真的能夠把握住自己的心,心自在,沒有恐怖和憂愁,如君子一般坦坦蕩蕩,大千世界之中的春春秋秋時間渡過,都已經在了心外。心外無物,不計時間,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山河書院的院主喘了幾口粗氣,硬是找不出這首詩詞之中的毛病來。

理學宗派的院主,此時都沉默了,不但是他們沉默,其餘的大儒也都沉默,咀嚼著這首詩的意境,都覺得受益匪淺。

突然之間,謝文淵麾下的大弟子,渾身一震,全身就散發出了一股生死無常,看破屏障的味道,居然在這一下,修成了道術之中的鬼仙。雖然這個弟子,從來沒有出竅過,內養精神,但是他現在心念通達,運神出竅之後,立刻就是鬼仙。

這一番的變化,在讀書人的修養之中叫做內養成文思。這樣的人,做的文章,那就跟方圓一樣,字字珠璣,燦爛如錦繡。

看見這樣的變化,眾人更覺得洪易的詩的確是做得玄妙,道盡了心念坦蕩的奧妙。

“眾聖殿中俱坦蕩,大千之處沒春秋……好一個眾聖殿……”

諸多大儒都讚歎道,就連四大聖賢世家書院的院主也不得不佩服出洪易的厲害。

就在這時,突然之間一個聲音傳達進了大殿之中。

“亞聖今日得大勢所趨,周易書院不日就要成為天下第一書院,實在是可喜可賀!”

李神光身穿儒袍,風度儒雅,身周億萬毛孔之中冒出了瑩瑩白光文氣,在周身外組成了一篇篇燦爛文章,華音樂章隱隱在眾人的耳邊響起,文氣充斥整個眾聖殿,眸中有著史書長河,眾生沉浮,順流而下,歷史厚重的氣息迎面衝擊而來,讓眾人紛紛瞪大了雙眼,不敢置信的看向了這位大乾的禮部尚書,這是亞聖境界!

李神光在這段時間內,終日裡向綠柳山莊的楊乾請學問,將所有的政事都放到了一旁,全心全意的求學討教,全神貫注的增進智慧,學習知識,像是少年時求學一般虔誠。

楊乾見他如此,也是有心成全,終於是拿出了真本事,每日為李神光講道一個時辰,又抽出了一個時辰,專門為李神光答疑解惑,並且動用了神通,帶他暢遊歷史長河,終於使得李神光境界大進,智慧大增,成就了亞聖境界,如今比之洪易的聖人之境也只是差了一線。

而且如今洪易並未真正的度過七重雷劫,所以倒也談不上比李神光高上多少。

李神光已經從楊乾那裡得到了指點,知道《易經》的編修乃是大千世界的千年文運匯聚,如果參與其中,可以得到儒門氣運相助,使得境界更進一步,所以不想和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