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十八章 走火入魔 (第1/2頁)

加入書籤

楊乾坐在綠柳山莊的田地上,赤腳麻袍,沾著泥土,眉眼間全是笑意,楊乾雖然不曾前去周易書院,但是眸子卻注視著裡面的一舉一動,看著高朋滿座,名士雲集的迎賓大殿,想起了《桃花扇》裡的套曲《哀江南》的一段唱詞:“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果然,在眾位賢士大儒落座之後,四季書院的院主黃天波就突然發難質問起了洪易。

“聽說洪易你要編著易經?自己又做了乾坤二卦,來解釋天地。我今天想要來討教討教。你做的乾卦,解釋上蒼之道,首先是乾,元,享,利,貞!是不是?”

黃天波語氣朗朗,傳遍整個大殿,也讓整個大殿的大儒都聽得清清楚楚。

洪易早就有所準備,理學八大書院今日居然都來了,必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趁機發難,考教自己學問,對此倒是坦然。

“不錯,易經乾卦,乾,元,享,利,貞!是我所做!”

“難道黃院主覺得我用這是個字解釋乾道不對嗎?”

黃天波神色一正,站起身來,在眾人的注視下,走到了洪易的身前,眼眸中全是不認同,厲聲駁斥道。

“自然不對,我問你洪易,利,為什麼在乾道之中?君子尚義,小人尚利!你把利字放在乾道之中,是說天道是小人?簡直荒謬!我看你這利字,必須得改為義字,乾卦之道,元,享,義,貞,這才是天道的完美解釋!莫非洪易你尚利不尚義?也要天下人和你一樣成為小人不成?!”

黃天波的反駁聲音十分凌厲,語氣也是嚴厲異常,直指洪易是個小人,所著作的《易經》乾坤二卦,乃是小人之道。這指責就如山一般沉重,當頭壓了下來,打在每一個人的心裡。

在場的許多都是大儒,書院院主,熟讀經典,學問精深,對於儒家利義之爭,也是瞭然於心。

利義之爭,這是一個千年都難以爭論出來的題目,是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劃分,也是諸多辯論家的忌諱。因為一個辯論不好,就會身敗名裂,成為小人,永世不得翻身。

現在黃天波一下丟擲這個尖銳的問題,乃是殺手鐧,相當於一上來,就要見高下、分生死。

楊乾坐在田頭,耳中聽著黃天波對洪易的質問,不由的搖搖頭,這個問題派怕是難不住洪易,他實在是低估洪易的能言善辯,今日理學怕是要一敗塗地了。

果然,洪易聽到了黃天波的質問,發出了荒謬的笑聲,直接反駁道。

“我這易經,乾卦,寫的是天道,但是比喻的卻是人道。天道是君子之道,所有才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個卦詞。”

“元者善之長也,享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我這易經之中的利,並不是利益的利,而是有利的利,君子利於萬物,方能與義相和。元、享、利、貞,是君子四德,天人之道。你書都沒有讀明白,就隨意指責?這才是小人之見識!”

“你這是詭辯之道,小人作為!”

黃天波臉色一變,本來他想把洪易引到利義之辯這個千古疑難之上,卻沒有想到,洪易煎這樣輕輕鬆鬆的閃避了過去,把自己的準備都落空。

“你說我是小人?天下百姓,多有凍死緩死,你終日飽食,白眼旁觀。如今我將自己所學公之於眾,行教化之事,讓百姓知禮懂義,你居然還來阻攔,說什麼利、義之爭?阻止我行此大義,你才是偽君子,真小人!”

“我著作文章,百聖諸子都鳴唱相和,諸子百聖都認可我的大義,也敢與我談君子小人之道!”

洪易先宣告,自己的易經中的利,不是利益的利,已經立於了不敗之地,任何辯論都傷不了他的分毫,攻擊不到他的《易經》。更為厲害的是,洪易搬出了諸子百聖當做護身符,簡直是真理,言辭犀利,讓黃天波無從反駁。

黃天波臉色一變,一會兒蠟黃,一會兒又鮮紅,一會兒又綠了,在彈指之間變幻了好幾種顏色,一團光火從念頭之中燒起。

“噗!”

四季院主黃天波一口鮮血,直接噴了出來,身體直挺挺的倒了下去。走火入魔,靈魂記憶完全被心火燃燒,一下失去了氣息!

修道讀書之人,成就越高,心魔也就越大,一旦走火,輕者道術全失,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