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29章 收穫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629章 收穫(求鮮花) 建一座中學,花不了多少錢。

但這也是清平歷史上,第一次由華人外商贊助起來的學校,白老先生已經口頭同意了,曹書記跟顧秋說,“你要想辦法落實下去,至於學校的選址,就在縣城好了。我們要把這個學校,當成樣板工程來搞。”

清平縣裡,還真沒有一座象樣的學校。

如果華僑中學建立,將成為清平縣裡一座標誌性的建築。也應該是清平縣裡,最豪華,最具有時代氣息的建築。

白老先生的意思,學校的設計和建設,必須有他指定的隊伍,不能找那些地方散兵遊勇施工隊。

跟白老先生的會談中,曹書記還是蠻有收穫的。得到了很多資訊。

第一,白老決定在南莊修墓園,祠堂,把白氏宗族請進祠堂裡。這是關乎白氏宗族的大事,大家當然沒有任何異議。

第二,他決定把通往南莊的路給修好,便利了交通,如此一來,南莊這地方就會變得優越起來。

第三,他決定投資贊助建學校,這所學校的投資,雖然沒有透露,但是肯定不會太差,這畢竟代表著白氏集團在清平縣的標誌和形象。

曹書記對此非常滿意,很高興地跟顧秋說,“這段時間,你就多花點心思在他們身上。”

顧秋心領神會。

當天下午,顧秋陪白老先生去城裡逛逛。

看著剛剛打好基礎,準備興建的清平賓館,白老問,“這裡是要幹嘛?”

顧秋說,“這是我們縣裡準備興建的一座賓館,三星級的。為了這項工程,我們已經籌劃好久了。下次您再來清平的時候,保證有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

白老笑了,“我看到你們的山坡了,種了很多樹苗子,這個工程搞得不錯,綠化,那是對自己,也是對子孫後代的負責,清平雖然貧困,卻能想到這一點,我看不錯。是啊,環境最重要,現在很多地方為了搞發展,大肆破壞生態環境,對我們非常不利啊。”

顧秋說,“這就是我們班子的奮鬥目標,把清平生態環境建設好。重點關注民生。”

白老說,“你這小夥不錯,巔覆了我對大陸官員的看法。”

白若蘭也說,“也巔覆了我的看法。”她的話裡帶著刺,顧秋聽得出來。不知為什麼,白若蘭這次回來,總跟自己鬥氣似的。

在城裡走了一遭,白老說,“我離開家鄉幾十年了,回來之後一切都沒有變,這裡基本上是原來的模樣。”他就搖搖頭,“大陸,尤其是內地的經濟發展,的確慢啊。新加坡那地方,也是幾十年時間,那種大都市的氣息,完全沒得比。”

顧秋只是笑,他在心裡道,新加坡多大的地方啊?它獨得天厚的地理位置,發展起來自然要快人家多少倍。你看我們沿海城市,一天一個變化,也不比新加坡差。更重要的,新加坡沒有後援,而我們的沿海城市,有龐大的後援,兩者不能比的。

白老對白若蘭說,“若蘭,我看修墓完和祠堂,還有學校的事情,都可以一起來。只是修路可能要慢一些。你跟小顧縣長好好商量一下吧!”

白若蘭看了顧秋一眼,“這有什麼需要商量的,我們選好地方就可以開工了。”

大陸辦事,風格與他們那裡不同啊,你要開工,很多手續需要報批。你說開工就開工啊?

修個墓,倒是問題不大,但也要經過村裡。

不過村裡的群眾,對此沒什麼異議,因為人家把白氏祠堂修在這裡,又不要你們出錢,然後村裡拿塊地出來給他修墓園,似乎都不吃虧。

問題在於學校的選址,白若蘭和顧秋有了衝突。

白若蘭說,“我是投資方,應該由我來決定。我說選哪裡就是哪裡。”

顧秋說,“整個城市都是有規劃的,你把學校選這裡,與整體規劃有突衝。”

白若蘭道:“你們這巴掌大的城市,有什麼衝突?選哪裡不是選?”

顧秋跟她解釋,“眼光不只能盯著這面前的五公分。你看我們清平縣,不到幾個月的光景,山頭全綠了。這就是進步,這就是我們的規劃。清平縣雖然目前沒有發展起來,以後終歸是要發展起來的,難道你願意自己花這麼多錢建立起來的一報所學校,成為將來清平發展的阻礙嗎?”

白若蘭說,“你這是強詞奪理。”

顧秋說,“那我們說新加坡規劃,你是新加坡人,你應該知道這個城市的規劃。如果它沒有具體劃規,任由發展,將來會成什麼樣子?再拿你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