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20章 寡婦村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620章 寡婦村(求鮮花) 朱山縣和礦難,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

很多記者紛紛趕到事發地點,採訪這次特大事故,齊雨做為省報記者,當然不會錯過這種機會。

與清平縣略有不同的是,這裡經濟狀況較好,按齊雨的說法,一個地方的經濟發達與否,與政府領導有人很大的關聯。

還有一個與清平不同的地方,這裡產煤。

煤碳可以讓這裡的經濟活躍起來,這種地下資源,給當地帶來了諸多好處,卻也帶來了許多災難。

顧秋聽到礦難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成也煤礦,敗也煤礦。象這麼大的事故,往往會牽聯到政府領導人。

有時情況嚴重的話,書記,縣長一網打盡。

幾十條人命,總得有人承擔責任。

此刻的朱山縣,上上下下一片恐慌,縣裡,市裡,到省裡,都有專家親臨現場指揮救援。

三天過去了,依然沒有把困在井底的礦工救援出來,而井底的水,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幾十臺大型抽水機二十四小時輪番抽水也無濟於事。

雖然明知無望,但他們無法放棄,不管這些人是生是死,都得給家屬一個交代。

很多記者都跑到現場去採訪,齊雨卻把目光盯在了這些礦難家屬們的身上。順著她們這條線索,找到了附近的村莊。

在煤礦附近,有很多的男人為了養家餬口,都跑去挖煤。

齊雨走到這片村莊後,很快就與這些村民打成一片。

看到村莊裡,老人,小孩,婦女居多,青壯年男性要麼遠出打工,要麼進了礦山當工人。

此刻礦難中,有十幾名礦工就是這個村裡的。

齊雨找到一名揹著孩子洗衣服的婦女,就跟她聊了起來。

“大姐,你們村裡的男人怎麼這麼少啊?”

婦女看著齊雨,“你是記者吧?”

齊雨笑了,“你怎麼知道?”

“猜出來的,最近好多記者都圍著我們附近轉。我看你這模樣,就知道你是記者。”

這是一名三十來歲的女人,面板很黑,穿得很樸素,花格子的衣服下,隱隱能看到她那對正在哺乳期的狀態。孩子背在背上,不哭也不鬧。

齊雨打量著她,兩個人聊了起來,婦女說,“我們村裡的男人,大都是外出打工,或者去煤礦裡挖煤。最近幾年,煤礦老是出事,唉——”

齊雨看她這麼辛苦,安心的問,“累吧,把孩子給我幫你抱抱。”

婦女說,“沒關係,習慣了。”

齊雨問,“你丈夫呢?”

說到丈夫,婦女神色黯淡,“去年走了。埋在煤礦裡,屍體都沒找回來。”

齊雨聽到這句話,心頭一緊,“怎麼會這樣?”

婦女說,“今天你們看到的,是大事故,其實我們這裡有大大小小的私人煤礦很多的。有些小煤礦出事了,根本就不會上報,悄悄地處理掉了。我男人就是在小煤礦裡出了事,埋得太深,找不到屍體。”

齊雨問,“那後來怎麼處理?”

婦女說了,“還能怎麼處理,由鄉政府出面協調,大家坐下來談談,發給點撫卹金。”

“那你們拿了多少撫卹金?”

婦女說,“應該是九萬,錢都在他爸爸媽媽手裡攥著。說是要給他兒子娶媳婦用。”

齊雨很奇怪,“他兒子?”

“就是小叔子,快三十歲人了,單身漢一個,成天遊手好閒,到現在也沒有個物件,成天跟那些沒了男人的寡婦子在一起鬼混,還鬧得打架。”

齊雨覺得有些憤憤不平,“那是你丈夫的撫卹金,怎麼可以給他去娶親呢?這錢應該歸你管才對。”

婦女嘆了口氣,“胳膊扭不過大腿的,沒用,村裡很多這樣的現象。再說,他們這些族人也這麼認為,萬一錢到我們手裡,拿了錢跑掉了怎麼辦?因此他們這些人都一樣,管得死死的。”

齊雨問,“那類似這樣的情況有多少?”

婦女回答,“我們村裡,基本上年年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不要說我們這個村,就是附近幾個村莊,因為事故造成的我這種情況,不知多少了。”

齊雨琢磨著這番話,覺得這裡面,應該可以做一篇好的新聞出來。既然大家都在報道礦難的事,可又有誰真正關注過礦難之後,那些悲傷的女人呢?

透過這名婦女,齊雨還了解到一個情況,有些女人因為丈夫出事,也沒有再嫁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