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53章 掛職長寧抓重點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353章 掛職長寧抓重點 今天縣政府有個碰頭會,做為一名新來的副縣長,如果何漢陽不召見他的話,顧秋並沒多少機會見到他。

會議由劉長河主持,他主要是談經濟建設,談發展,談長寧縣的未來。

劉長河能上臺,還得意於上次體育館事件,他上位的時間不長。一個領導上臺,首先必須做出幾件令人矚目的事,搞個幾個象樣的工程,這樣,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讓領導心裡有你,說明你是一個幹實事的人。

因此,劉長河今天的會議報告,說的就是如何發展長河經濟。他說,“我們必須在今年打一個翻身仗,一個大勝仗,把長寧縣經濟搞上去,把不利因素降下來。我們要在不斷的總結中,做出成績。”

顧秋想,他說的翻身仗,肯定是指上一屆班子,在體育館事件中遭遇的滑鐵盧。兩位縣領導,就是栽在體育館上。

他聽了劉長河的報告,內容很空洞,沒什麼實際性的東西,太抽象了,說不出什麼所然來。

但是外行卻聽了,好象是那麼回事,那種振奮人心,那種慷慨激昂,這是典型的喊口號。

可究竟要幹什麼呢?從哪裡下手?

他好象是說了,卻又好象什麼都沒說具體。

顧秋想,恐怕連劉長河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吧!

長寧縣的經濟,在南川位居第二,各項指標和發展前景都不錯。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不管做什麼,都是錦上添花。

顧秋一向認為,要出成績,就必須抓重點,抓要點。

象劉長河這種想要全面發展,卻又抓不到要領的思想,恐怕到最後也是一事無成。

抓工作,好比寫文章。你抓不到要領,抓不住重點,你的文章就會不出彩,人家看不下去。

即使看了,也不知道你想要說什麼,想發表一個什麼意見,或許你要闡述一種什麼思想。

根據顧秋對官場知識的瞭解,他認為在貧困地區,反而更容易出政績。而且是越貧困越好,因為它就象一張白紙,不管你用什麼筆在上面畫,都會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有經濟基礎,而且基礎不錯的地方抓工作,你抓的工作量很大,也可能收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在這種情況下,你要突出自己的成績,只有吹,把這個數值吹得很大,這就是所謂的水份,泡沫。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比喻說,你是一個窮光蛋,月入收為1或許更少。當某個月,你賺了一百塊,那麼所創造出來的價值,跟上個月相比,就是上十倍,或者百倍。

然後在向上面的經濟彙報中,可以大肆吹噓,實現了當地收入多少倍。這個數值,聽起來是很嚇人的,但實際上,一百塊能做什麼事呢?

上面的領導,並不管這些,他們需要的是你的進步,這對他們看來,進步很有意義。

如果你本來就是一個有基礎的人,月入收為一千,第二個月努力賺了一千三,或者更多。

你比上個月增收了三百,這三百與人家的一百相比,收入增漲是他的三倍。但是體制內並不是這樣算的。

相比之下,你的經濟增漲,反不如人家。

顧秋在心裡想,劉長河現在追求的,就是這個數值,這個百分比。從報告上看,他的心很大,他想實現全面發展,讓整個長寧縣就象一顆耀眼的星星,閃亮在南川,乃至整個南陽省。

可這是不現實的事,長寧的資源擺在那裡,長寧的環境擺在那裡,從實際出發這句話很重要。

離開了根本,談什麼都是空的。

但劉長河真不這麼想,他給各位副縣長定了一個硬性指標,每個人分管的單位,都必須實際多少多少目標的經濟價值。

劉長河說,“你們回去,自己寫一個報告上來,每個季度,都必須有一個詳細的方案。當然,我不管你們的方案,我只看結果。在我們這屆班子手裡,一定要實現財政收入的翻番。”

顧秋有點擔心了,因為他知道,醫院之所以脫變成這樣,就是因為這種模式,很多人都向錢看,對病人下黑手。

既然劉長河說了,他只要結果,那麼下面的人自然就會不擇手段。劉長河的報告做完,很多人的臉就不那麼光彩了。

因為劉長河給他們施加了壓力,完不成,是要打板子的。

在坐的各位,都是長寧縣政府班子裡最核心的人物。他們手裡掌握著大權。

正所謂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這時,就有人開始羨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