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0章 劫匪也敢打? (第1/3頁)

加入書籤

第110章 劫匪也敢打? 下午,顧秋接到電話要回安平,看來吳承耀的生日,是沒法參加了。

包了一個五百塊錢的紅包,交給吳承耀,“身上錢不多了,意思下吧!祝生日快樂!”

吳承耀道:“別啊,說不定我還要去找你呢,到時再喝兩杯。”

不管怎麼樣,顧秋還是把紅包塞給他。

從省城回安平,打的的話,那是扯蛋,得好幾百呢。

坐大巴是最好的選擇,顧秋來到汽車上,剛剛好有一輛汽車出來,售票員拼命喊客。

“走了,走了,到安平的快上車。”

顧秋快走兩步,跳上車,車子開動了,售票員指著後面的位置,“那邊有位,進去吧!”

一位中年男子,坐在靠窗邊的位置,拿著一份報紙在看。他的旁邊放著一個黑色的包,顧秋走過去,“杜書記??!!!”

中年男子抬頭,看到顧秋的時候,點點頭。拿開身邊的包,“坐!”

顧秋哪裡會想到,堂堂一個市委一把手,居然坐大巴?太不可思議了吧!

車上基本滿座,僅杜書記這裡和後面一個女孩子身邊有個位置,顧秋當然只能選擇在這裡坐下。“我幫你拿包吧!”

杜書記也沒說什麼,繼續看報紙,顧秋接過包,放在膝蓋上。

車子開動了,顧秋坐在杜書記旁邊,總覺得有些不踏實。雖然這是一個最能討好領導的機會,但顧秋卻沒這麼做。

杜書記呢,專心看著他的報紙,不為所動。

顧秋又不好主動搭訕,心裡一直在琢磨,杜書記一個人來省城,到底為什麼來了?還有安平縣的調整,聽說是他一錘定音的,真不知道他是什麼心思。

車子很快就離開了省城,飛馳在省道上。

從這裡去安平,至少三個半小時,到達安平的時間,預計在六點半左右。

內地城市,自然不如沿海發達,高速公路極為罕見。同樣的距離,很多時間就浪費在這上面了。杜書記終於放下報紙,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一切。

“小顧,你是哪裡人?”

顧秋回答,“東華楚河縣人。”

“哦!”

杜書記的目光,依然望著外面,眉宇間帶著一絲嚴謹。“那邊的條件,應該比內地好。你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顧秋靦腆地道:“我爸說,一個人太安逸了,未必是件好事。他告訴我,古人常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他不希望我在那種條件下混日子。我們那邊一些年輕人,甚至去貧困地區支教,進藏區,山區的很多。”

杜書記若有所思,“那你覺得,內地和沿海的差距在哪?”

顧秋很謹慎,他可不想在杜書記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既然二叔說了,杜書記這個人值得爭取,那就必須十二分的小心。

杜書記見他半天沒說話,便道:“想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有顧忌。”

顧秋這才道:“我認為,關鍵還是心態!”

杜書記望著他,“說下去!”

“一個城市的發展,一個地方的經濟騰飛,執政的人心態很重要,當地幹部心態很重要。當然,制度也很重要,但制度是人訂的,如果沒有好的心態,再好的制度也是容談。做為一名國家幹部,要勇於說真話,說實話,不能眼高手低,不能總是泛泛而談。要立足根本,從實事出發,從民意出發。可是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

顧秋說,“改革開放了,沿海富裕了。內地很多幹部,很**員,看過之後,去過之後,見人家吃的,穿的,用的,都是高檔貨,一些人的心態就不平衡了。因此他們也想享受,也想快速致富,所以就有了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行為。也有了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

“如果一個幹部,一個黨員,不能把心態放正。他的行為,他的存在,很可能就會影響周邊的人。杜書記,可能我說得過激了一點,但這是我個人觀點,我一向這麼認為,心態很重要。當然,我們必須允許一個人有適當的錯誤,不能要求他十全十美,至少功大於過吧!”

杜書記一直在聽,顧秋說的這些話,倒是讓他在心裡暗暗驚訝。難怪張老先生如此極力推薦,看來他還真有些本事。

而且顧秋的話,說得很有道理。

心態決定一切。如果你連正當的心態都沒有,你怎麼去做好你的工作?如何談為人民服務?如何改變這個社會?

杜書記又好久沒說話了,顧秋輕輕地問,“杜書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