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56章 我說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1556章 我說 “看來有必要再做一次鑑定!”

顧秋對沈如燕兩人道。

沈如燕再三考慮,同意了顧秋的提議。目前只有從老爺子那裡想辦法了,否則無法證明什麼?

顧秋心裡,有多種猜測。

對方如惜的話,也產生了懷疑。

她會不會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違心寫下這麼一封信?儘管這種可能性不大,但鑑定結果出來,的確令人堪憂。

三個人分頭行動,左曉靜回家去找老爺子,給老爺子捶背,梳頭。沈如燕和顧秋繼續查詢線索。

左曉靜奶奶已經去世多年,有一個保姆一直呆在左家。直到左曉靜奶奶去世之後,她才離開。

沈如燕道:“我給你一個地址,你去找一下這個人。如果她還健在的話,也應該有七十多歲了。”

顧秋拿了地址離去。

沈如燕一個人坐在沙發上,也在心裡忐忑。

為什麼兩人的鑑定結果不同?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還有,老爺子既然懷疑,為什麼這麼多年以來,一直沒有做鑑定?

他一個這麼要面子的人,不太可能啊?

沈如燕琢磨著這事,反覆掂量。

左曉靜回來了,又一次送去樣本。

這幾天時間裡,大家的心情都格外緊張。顧秋去了幾天了,回來的訊息稱,找是找到了,可人家已經不在城裡,回老家了。

保姆的老家離京城足有千里,顧秋不得不遠赴千里之外。

左曉靜對沈如燕說,“小媽,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沈如燕明白她的心情,“你不要太緊張,免得讓他們知道了,又要干涉這事。我們悄悄的做鑑定,已經違背了他們的意志,而且不能讓他們知道顧秋參與了此事。”

沈如燕看著左曉靜,“曉靜,顧秋這人應該是非常可靠的,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在觀察他。他和我們的目標相同,就是要解決兩家的爭端。其實這中間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主要是你爺爺放不下這些往事,才讓三代人揹負了這種莫名的仇恨。”

“現在能解決問題的,也只有你爸了。顧家老爺子因為救命之恩,自覺有愧於左家,已經做到了仁至以盡。這個我們已經沒得說了,人家甚至為此遠離京城,你說我們有必要如此咄咄*人?”

為了報達這段救命之恩,他做出了驚人的讓步,連方如惜這樣的女子,他都可以放棄。

所以說,顧家並不欠左傢什麼,但是左家為何要耿耿於懷?

沈如燕做了一個大膽的分析,當年的事情,顧家老爺子可是知情人,也許他不希望顧家把這事情給捅出來。

沈如燕只能如此猜測。

左曉靜是一個通情達理之人,她也明白這些道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顧家和左家的仇恨,說穿了也沒什麼。

戰爭年代,發生這種事情在所難免,再說,二爺爺為了救人,那是英雄的壯舉,這是他的偉大,他的光榮。

沈如燕說,“曉靜,其實小媽心裡也知道,如果不是因為這層關係,你和他之間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你到現在都不肯結婚,他們這些老一輩也有責任啊!”

說到此事,左曉靜就不好意思了。

“小媽,這事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吧!”

沈如燕淺笑了下,“好吧,但願在你心裡能真正過去。”

左曉靜臉上閃過一抹尷尬,她當然知道小媽的想法,但是世上很多時候,天不遂人願。

如果兩家沒有恩怨是非,只怕早就結成聯盟了。

說起這事,左曉靜就回憶起了當時的一幕一幕。其實她對顧秋並非一見鍾情,只是在日後的交往中,漸漸有了感覺。

這種感覺,不知是不是叫初戀?

左曉靜對於此事,心裡多少有道坎。

可既然過去這麼多年了,就放下吧!免得這些事情再次成為兩家化解的障礙。

沈如燕說道:“你爸爸的立場很明確,就是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工作中去。不要讓這些所謂的仇恩泯滅了雙眼。他常說,我們身上的擔子還很重,群眾還不夠富裕,如果大家都把心思放在這種勾心鬥角上,徒增無益。這樣我們的國家也不能夠富強,不能在海外和國際舞臺上揚眉吐氣。所以,他一直是贊成和解的。”

“這也是他被老大提防的主要原因,因為左安邦的思想,完全繼承了老大的思想,跟老爺子如出一轍,這才是他們不願意讓你爸爸當這個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