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31章 群眾眼裡的顧書記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1231章 群眾眼裡的顧書記 接待的,還是那種大巴車。

如果說升級了,只是從以前的中巴換大巴,而且是豪華大巴。

這種豪華大巴,並不是市委的車,而是從外面借來的。一輛大巴可以坐好幾十個人。

秘書長眼睛一瞪,“這是什麼意思?”

上次接他的車子是中巴車,他心裡老大不快。

這麼大一班子出來迎接,開個破中巴車,當老子什麼人啊?

說實在的,秘書長很不爽。這會,他們又弄出一大巴,究竟想幹嘛?挨批評嗎?好,我成全你們!

所以秘書長毫不客氣,衝著顧秋瞪眼睛。

估計在南陽省,敢用大巴車來接省委書記的,武源班子是第一個。

人家省委書記出巡,到哪裡不都是一個車隊?到了你們武源,都折騰成什麼了?

高學海在旁邊解釋,秘書長把手一揮,“不要解釋!”

好吧,那就不解釋。

顧秋也不好說什麼,陽書記道:“這樣挺好的,武源班子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我覺得不錯。政府機關也要講究開源節流嘛!上車,上車!”

聽到陽書記發話了,大家都上了車。

車子開動,陽書記說,“武源的這種方式,要多提倡。大巴車有什麼不好啊?當了幹部就一定要坐小車嗎?”

陽書記很和藹,“很多同志喜歡講排場,講面子,這種思想要不得,要批評,要反省。”

他看著眾人,“你們傳達下去,以後接待,就這種模式。”

秘書長道:“嗯,這種模式好。有創藝。既活躍了氣氛,又節省了資金。”

看到秘書長前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大家在心裡一陣愕然。

剛才還這麼兇,這麼嚴肅,現在馬上就改變了態度,附和陽書記的觀點,變化之快,令人不敢相信。

車子進入市區,陽書記說,“早年前我就來過武源,當時這裡還沒有開發出來,那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現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錯,不錯!”

秘書長問,“要不要繞城一圈?看看武源的城市風光。”

陽書記興致不錯,“看看吧!”

車子開在繞城高速上,高速公路也沒有封道,秘書長則看著顧秋,心裡有些埋怨,不封道,萬一發生什麼意外,你扛得住哪?

但是他明著又不好說什麼,只能恨恨地瞪了顧秋一眼。

陽書記和大兒子呢,也把目光投入窗外,看著武源市的風景。其實,武源市最好的風景不在城裡,而在那些巧奪天工的景區。很多的風景區,幾乎不加修飾,原始的風貌已經美輪美奐了。

慶典在明天,陽書記提前一天來到武源,繞城一圈,穿過最繁華的大街。

武源市的風景,跟省城完全不同。

那些少數民族的特色比較濃重,而且這裡與其他城市不同之處在於,滿大街的小商小販。

但是他們卻出奇的和諧,彼此之間沒有爭鬥,也沒有衝突。他們可以在這裡,自由自在,販賣自己的商品。

而這裡的城管,並不象傳說中那樣凶神惡煞。

他們就象這個城市的守護神,為這座城市服務。

城管是管什麼的?

有人說城管是打人的。

可不是嘛!最近幾年,網上傳流城管的名聲極不好聽。不過在武源市,絕對不會有這種現象。

陽書記一行下了車,經過步行街。

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前面一老伯伯的板栗倒了,滾了一地。

幾名城管趕過來,七手八腳,幫他一起撿拾地上的板栗。

旁邊的群眾,遠遠讓開,看到這些城管給老伯幫忙,有幾個好心人也加入拾板栗的隊伍中。

陽書記停下來,“那是什麼?”

顧秋說,“我叫人問一下。”

陽書記擺手,“耳聞不如眼見,我自己去。你們不要過來。”

陽書記走過去了,大家都停下來。

秘書長問,“怎麼不叫人封道?萬一發生什麼事?你們扛得住嗎?”

顧秋說,“放心吧,這裡治安很好。”

秘書長還是有些擔心,“別大意。”

不遠處,眾人看到陽書記走過去,彎下腰。

看他撿起了板栗,加入了這支隊伍中。老伯一個勁地說,謝謝,謝謝!

幾名城管,還有路人,再加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