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27章 弊端的根源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1127章 弊端的根源 夏芳菲和白若蘭在武源玩了五天,走的時候,是吳德賢市長去送的機,從彤也在送行行列。

萬天海站在吳德賢市上身邊,看著飛機直上藍天,他的表情有點奇怪。

吳德賢市長道:“天海,你跟我去辦公室一趟。”

眾人回來後,萬天海隨吳德賢市長到了辦公室,兩個人把門關上,吳德賢市長說,“天海,關於高速的事情你怎麼看?”

萬天海喝了口茶,“我當然聽從政府的安排。全力配合政府的工作。”

吳德賢嘆了口氣,“只可惜啊,我們武源市就你一個撐得起來的人物,要是多幾個又該多好?”

萬天海聽了這話,心裡卻另有想法。

他看著吳市長,“應付武源市這些工程專案,我們萬天海國集團綽綽有餘,市長就不要擔心了。”

吳德賢市長搖頭道,“看來你是沒有理解我的意思。一個地方的經濟想要高速發展,僅憑我們目前的實力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能多幾家象你萬天海國這樣的集團,武源市還是今天這樣嗎?”

萬天海抽了口煙,“這倒是實話。市長有什麼想法?”

吳市長說,“能有什麼想法,現在只能走一步試一步了。我們畢竟還得在市委的領導下進行工作。以顧書記的性格,他肯定要修這高速。但市財政拿不出太多的事,只能看他想到什麼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

萬天海心道,市財政不出錢,這樣的事情誰肯做了?

不過他又不太相信,市財政會沒有錢?

他看著吳市長,分析這話裡的真假。

“也許他能從省裡爭取一些。”

吳德賢也這麼想,顧秋應該可能從省裡爭取一些回來。

這個問題,同樣是顧秋目前最擔心的問題。

從彤在問他,“若蘭他們來了,解決了雙語學校的問題,修高速怎麼辦?”

顧秋說,“等政府那邊的方案出來再考慮這事。”

從彤貼著顧秋坐下,“你應該心裡有底啊?”

顧秋搖頭,“我首先得解決雙語學校的事,其他的慢慢來。現在有錢了,雙語學校的建校,勢在必行。”

第二天,顧秋在會議上說,關於雙語學校的修建,由市政府相關領導主持,具體的工作,則有鄉鎮去做。自己這個市委書記,將不定期對專案進行抽查。政府機關必須在一個月內,拿出一個評估方案。

顧秋說的評估方案,就是每個鄉鎮,需要設立多少個學校,每所學校將建成什麼樣的規模,需要多少資金,預計完成時間。

這些工作,當然需要他們提前來做。在今年年底,全市必須完成學校的建設。

大家對這個方案並沒多少異議,這畢竟是統一安排,多地同時施工。在時間上,資金上並不衝突。

吳市長和分管教育口的副市長,分別對這個問題做了深入彙報。分管教育口的副市長說,“這項工作壓力很大,但是我們有能力,有決心,把工作抓好。只是時間上能不能再多出幾個月?”

顧秋看著他,“多點同時施工,這個有什麼問題嗎?”

分管教育口的副市長道:“這個倒是問題不大,但前期工作可能有麻煩。我們要統計資料,核實資料,需要一到二個月時間。”

顧秋道:“這隻能說明你們的前程工作做得不到位,一個鄉鎮的具體情況,相關部門應該心裡有數的。哪裡有多少學校,哪個區是什麼現狀,難道這也需要臨時抱佛腿?如果是這樣的工作態度,我看這些人也沒有必要呆在我們的隊伍裡了。”

看到顧書記這麼說,分管教育口的副市長就不敢說話了。

顧秋說得對,既然你是管這一塊的,這一塊是什麼情況,你怎麼可能一問三不知?要核實情況,要了解情況,非得等工程開始了,你們才去做這方面的工作?

之前幹什麼去了?

什麼叫在其位,謀其政?

顧秋不想再上思想品德課了,他最後說了一句,“年底必須驗收,該怎麼做,你們自己決定。散會。”

回去的時候,吳市長又召開會議,就這個問題,把各區,縣相干領導人召集過來。

把工作安排下去,但是他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很多分管領導,對下面的情況並不瞭解。要不是滿口胡言,要麼就是一問三不知。

吳德賢市長都發火了,難怪顧書記會這樣批評這些人,他們平時都在幹嘛?對自己分管的工作情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