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章 堅決主戰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寧坐下來,他讓人給張叔夜也搬了一把椅子。

宋朝的君臣禮,在正式場合,臣是站著。

例如在早朝,大臣們站著行禮,跪禮是蒙古人入主中原後搞出來的,明清保留下來。

實際上,唐朝的時候,君臣是坐而論道。

當然,宋朝一些威望很高的官員,在私下見皇帝的時候,也都是賜座的。

例如當年的范仲淹、韓琦和富弼等人,還有後來的王安石、司馬光。

後世有一幅很著名的畫,畫的是宋徽宗在彈琴,蔡京坐在一邊聽宋徽宗彈琴。

這也反映了唐宋時期君臣關係其實還是比較近的,真正開始遠起來,是蒙古人進來後,到了明朝,君臣關係已經很遙遠,哪怕臣子正眼看一眼皇帝,也是大不敬。

張叔夜顯然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睡好覺了,面容很是憔悴。

趙寧神色淡定,他讓王懷吉倒上茶。

這是宋朝最流行的抹茶,沒錯,就是後世小日本很流行的抹茶,是從宋代傳過去的。

“張卿,這段時日,辛苦你了。”趙寧說道。

宋朝皇帝可不能叫大臣“愛卿”。

愛卿在宋朝是男人稱呼青樓女子的,例如宋徽宗趙佶去私會東京城名伎李師師,就會稱“李愛卿”。

唐宋皇帝稱呼大臣“卿”,前面加上姓。

張叔夜說道:“金賊圍城,誓死守衛君上,是做臣子的份內職責。”

“你可有守城之策?”

張叔夜立刻有些動容,他說道:“官家,現在民心可用,百姓都希望主戰,只要團結一心,一定可以守住東京城!”

“朕問的是,你可有守城之策?”

張叔夜自信滿滿說道:“東京城城池固若金湯,城樓上軍備整齊,只要軍士各司其職,官家堅持主戰,堅守數月,勤王大軍一定會抵達,金賊深入我大宋腹地,絕不敢久留,臣認為,只要再堅持數月,金賊一定像去年一樣退兵!”

“好!你說得對!”

張叔夜的觀點,趙寧是贊同的,金人深入大宋腹地,河北、河東各路都還沒有放棄抗金。

只要東京城能挺住,時間一長,金人其實面臨著後勤糧草問題,還面臨著越來越高漲的抗金熱潮。

到時候,他們會發現,四面都是要進攻他們的宋朝軍民。

即便再能打,金人也不可能在這種戰線拉得如此長的環境下把大宋全部吞掉。

如果金人能全部吞掉,歷史上靖康恥攻破開封城後,金人大可以繼續南下,或者攻打其他各路城池,但是他們選擇快速返回東北。

就是因為戰爭一旦進入持久戰階段,打的就不只是戰術了,而是資源!

趙寧非常清楚目前宋軍格局。

金軍戰鬥力強,想速戰速決,而不想久戰。

那朕就偏要跟他們久戰!

趙寧說道:“朕就將東京城的防禦交給你來統籌,別人說的都不算,你說的算!”

張叔夜大吃了一驚,連忙站起來,作揖行禮:“官家,臣必會誓死守衛京師,只是現在統籌防衛的是何慄何相公,官家再任命臣,恐怕權事不明,徒增混亂,臣以為不可行。”

張叔夜不愧是張叔夜,他知道這其中利害關係。

宋朝皇帝最喜歡玩的一招就是一件事,派多個人負責,相互掣肘,防止一人專權。

畢竟趙匡胤當年是黃袍加身的,趙宋自然擔心再有大臣效仿趙匡胤。

多人相互掣肘是防止了一人專權,但一遇到事,沒有一個可以做最終決策的,大家相互推諉,事情往往就這樣耽擱了。

其實現在也是,宰相何慄是防禦的統籌者,但是孫傅是守禦使,也負責守城,張叔夜也負責守城,劉韐(,二聲)也提舉四壁守禦。

說到底,守城的負責人有四個。

張叔夜和劉韐都在西北打過仗,有非常充足的軍事經驗,但他們倆官職比何慄和孫傅都要低。

何慄和孫傅實在是倆草包,郭京的烏龍就是他倆想出來的。

趙寧淡定說道:“你先坐下來,坐。”

張叔夜坐回去。

“朕並沒有說要任命多人來統籌,朕只讓你一個人來統籌,誰都不準橫加干預,何慄的事,朕來處理,你不需要擔心。”

張叔夜也不猶豫,說道:“臣領旨。”

若是一人來統籌,自然就方便太多了。

今年年初,金軍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