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9章 這是政治鬥爭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時,門口的內侍說道:“官家,高官人求見。”

“讓他進來。”

高俅進來後,呈遞了一份彙報,他興致勃勃,彷彿像那種剛做了好事,希望得到老師表揚的學生。

“官家,這是臣讓人在城中收集到計程車兵搶劫的案例!”高俅小心翼翼呈遞上去,“對了,臣跟殿前司的人說了,讓他們都本分一些,有一些搶劫計程車兵,被臣抓到了,臣當場就揍了他們一頓!”

高俅這是抓準了皇帝的喜好,隨時迎合。

“嗯,你做的很好。”

“謝官家誇獎,臣都是儘自己的職責。”

趙寧開啟一看,好傢伙,高太尉的字寫的真他孃的醜!

高俅一共收集了22處搶劫的。

這絕對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可想而知現在城中到底有多亂。

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官員還自作主張。

趙寧臉色陰沉,這裡面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都已經牽扯到樞密院了,這只是簡單的找民間徵集糧食嗎?

不不不!趙寧還聞到了政治鬥爭的味道!

一、某些人不知道從民間籌集糧食會導致下面的人趁機強取豪奪嗎?

他們清楚得很!

能在京師做官,又是在核心部門做官的,哪一個蠢?

都是人精!

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這件事偏偏就發生在樞密院,而現在張叔夜是副樞密使,統籌全城軍政。

剛接手統籌全城軍政,就發生這種事,你認為這是巧合?

如果不阻止,事情的後續大機率會這樣發展,越來越多禁軍被鼓動在民間敲詐。

等時機成熟,主和派的官員就一紙奏疏上來:統帥張叔夜翫忽職守,指使城中大亂。

這就是政治鬥爭。

二、在京房是私自給下面的部分禁軍通氣,是沒有發正式公函的,這就很好地迎合了一部分軍官的利益。

在這種混亂的時候,本身就有一些禁軍在胡作非為,在京房又加了一把火。

而在京房之所以沒有正式公函,就是因為走正式公函在張叔夜那裡是不可能透過的,且會留下把柄。

這件事牽扯到步軍司,張敬文只是一個小小的都頭(百夫長),上面還牽扯進來兩個都虞候(禁軍千夫長)。

按理說現在大敵當前,不應該動軍隊。

當然不是動軍隊!

小規模整頓!

如果不動那幾個軍官,就沒有理由動樞密院的在京房官員,不動他們,現在城內那麼多搶劫的現象,如何平息?

如何平息?

唯有用人頭平息!

只要不動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只要不動大多數官員的利益,局面就塌不了。

再說了,剛一口氣發了三個月的俸祿,皇帝在軍中的威望正是最高點的時候,這個時候動就是最佳時機。

不過動之前,得先找個這件事的背鍋俠。

趙寧壓低聲音說道:“去把馮澥給朕叫來!”

“是!”王懷吉見皇帝發飆了,不敢有任何遲疑,趕緊出去。

高俅見皇帝這時心情不好,也不敢多說話。

“高俅,你去把皇城司的人給朕好好整頓整頓,要是以後朕再發現你用禁衛軍去給自己修房子,朕就把你的腦袋也掛在城樓上去!”

“是是是!臣謹遵官家教誨。”

“你這些天的表現很好。”

“都是官家指點有方。”

“下去吧,把時間多花在整頓皇城司上,朕接下來還要給你的皇城司擴充人員的。”

“臣告退。”從文德殿出來,高俅舒了一口氣。

跟皇帝對話,壓迫感實在太大了。

事實證明,人的潛力是無限的,高俅在宋徽宗趙佶那裡天天不務正業,現在趙寧在他腦袋上懸了一把劍,他整個人瞬間化身成為為理想而戰鬥的“熱血戰士”。

話說回來了,在京房是樞密院下面十二房之一。

掌管殿前步軍司的調遣,以及兵器的採購、管理,還有川陝路邊防,京畿內、福建路的地方軍編制,以及皇城司的人員編制。

這絕對是權力中心的衙門。

不多時,知樞密事馮澥便來了。

知樞密事就相當於樞密使,是樞密院的一把手。

“臣參見官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