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章 懸首示眾 (第1/2頁)

加入書籤

“王太尉,王太尉!”一邊的樞密使馮澥一見王宗濋突然暈倒了,連忙過去攙扶。

“王太尉!”見王宗濋暈倒了,王時雍也著急起來。

還有莫儔等人。

這些個平時都不關心王宗濋的人,突然之間對王宗濋關懷備至,彷彿自己的親爹暈倒了一樣。

其他人都知道王宗濋在演戲,王宗濋也知道其他人知道自己在演戲,其他人都開始配合王宗濋演戲。

大家演戲的目的就是和稀泥,讓皇帝無法殺徐秉哲。

徐秉哲是何慄提拔起來的人。

王時雍他們懟何慄,想讓何慄下臺,按理說不會救徐秉哲。

徐秉哲被罷官或者被貶,他們甚至會第一個站出來同意。

但是徐秉哲如果被殺,他們就不會同意了。

不殺大臣,是這些人的政治底線,是為自己爭取的政治底線。

如果這個底線一被破,以後他們再亂蹦亂跳,也有惹來殺身之禍的危險。

所以,他們要聯合守住這條底線,意思很明顯:官家,您可以貶徐秉哲,貶到他瓊州去都沒問題,但您不能殺他!

面對這些演技相當不錯的大臣,趙寧也不是沒有辦法。

他大聲道:“高俅!你給朕出來!”

眾人神色訝然,紛紛四處張望。

誰?

高俅?

他不是被罷官了嗎?

而且聽說他病了,在家裡病得不輕。

高俅確實病了,在正史上,高俅恰好就死在東京城被破的這幾天。

他不是被金人殺死的,而是在罷官後,覺得皇帝會找他算賬,在家裡終日心情緊張。

然而,經過昨晚簡單的談話,高俅感覺自己的人生第二春來了。

高俅從朝堂角落裡走出來,他的臉色還有些蒼白憔悴,但整個人的精氣神恢復了許多。

當他走出來的時候,大家都用驚訝的眼神看著他。

“高俅,剛才朕說的話,你聽到了嗎?”

“臣聽到了。”

趙寧揮了揮手,高俅便衝著外面說道:“來人!”

外面的禁衛軍便進來了。

“陛下說將此人拖出去,斬了!”

禁衛軍士兵怔了一下,然後一把拽住徐秉哲,然後便將徐秉哲往外拖。

“陛下,饒命啊!臣是忠於大宋,忠於陛下的!”

“各位相公,下官是忠臣啊!”

莫儔出列大罵道:“高俅!你算什麼東西,你有什麼資格在大殿上抓朝堂重臣!”

高俅取出官印,那正是殿前司副指揮使。

殿前司是宋代禁軍官司。

與侍衛親軍司合稱“兩司”。

其下屬機構殿前都指揮使司,與侍衛親軍司下屬機構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合稱“三衙”。

兩司三衙既全國禁軍最高指揮機構。

注意哦,是指揮機構,只有指揮權,沒有調兵權。

後世明朝的五軍都督府跟它的性質類似。

高俅之前就是殿前司指揮使。

這個職位在五代的時候叫殿前司都點檢,是趙匡胤在後周時期的職位,因宋太祖擔任過,所以北宋不再設定殿前司都點檢。

殿前司指揮使就成了禁軍最高統帥,也被稱為殿帥。

而大宋朝又通常習慣稱呼這個職位為太尉。

所以高太尉,並不是說高俅的官職是太尉,而是一種稱呼。

不過,現在特麼的太坑爹了,王宗濋身為禁軍統帥,在面對皇帝的命令的時候,居然裝死。

這足以證明這幫文官的威懾力了。

還好趙寧留了一手,昨晚把高俅喊回來了。

要不然今天要殺人立威,得親自叫外面的禁軍進來。

那多沒面子,而且皇帝直接讓禁軍進來殺人,那矛頭不都在皇帝身上了嗎?

讓高俅動手,大家恨的就不是皇帝了,更多的是恨高俅。

高俅將那官印在莫儔面前晃了晃,嘴角裂出標準的假笑,一副“我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嘴臉,那樣子要說有多賤就有多賤。

畢竟高球王是無賴潑皮出身,而且又有致命的把柄在皇帝手裡,他才不管得不得罪這些文人。

他差點因為被罷官、擔心清算,抑鬱成疾病死在家裡。

這好不容易翻身的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