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28章 還得是你趙官家(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九月初十,孫傅在內侍的帶領下,進入了趙官家的行宮。

此時秋已深,前院鋪著一層金黃的落葉,天色湛藍而高遠。

陣陣秋風襲來,令人神清氣爽。

孫傅快步穿過亭臺樓閣,到後湖的院落中。

那裡秋湖如鏡,倒映著天幕的藍,連成一片。

趙官家樓閣在鏡湖之畔,與前方金色的樹林鑲嵌在那片純粹的藍色中,像一副乾淨的畫卷。

“臣參見陛下!”孫傅激動地說道。

“你回來了。”趙寧放下手中的書,目光移到孫傅身上。

“臣在西夏的這些年,無不在想念官家。”

快別說了,朕就是在你的騷操作下,差點去北方住五星級茅草屋了。

“這些年辛苦你了。”

“能為大宋辦事,為陛下盡忠,是臣的榮幸。”

趙寧突然問道:“你回來的時候,李乾順在做什麼?”

“他終日在王宮之內飲酒作樂,沉迷在宋夏的商貿中,還多次提及官家您,說若不是官家聖明仁德,兩國也不會共享和平。”

“哦?”趙寧說道,“如此看來,這一次打仗,還是朕的不對,是朕破壞了兩國和平?”

孫傅連忙說道:“不不,那和平只是李乾順認為的和平,他眼光短淺,豈能知曉天子心中韜略。”

趙寧笑道:“那你來說說,朕心中有何韜略?”

“李乾順認為的和平,只是小道,暫時的和平,而天子要的和平,是萬世的和平,這樣的和平,只有剷除西夏,才能做到,所以天子此次討伐西夏,是為萬世永享太平。”

“孫卿在西夏這些年,可是一點都沒有偷懶啊!”

“承蒙陛下教誨。”

“興慶府民生,軍備如何?”

“興慶府民生比臣剛去之時,並無兩樣,西夏這些年在宋夏貿易中賺了很多錢,但是這些錢大部分都流落到官員和貴族手中,不過值得警惕的是,李乾順在軍防上花了許多錢,至於西夏兵備詳情如何,臣亦未能打探到。”

“好,你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此次回大宋,之後去禮部吧,朕不會虧待你這些年對大宋的付出。”

“多謝陛下。”

“這一次朕親征西夏,還需要卿與朕同行。”

“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君臣二人相談之際,卻見張浚急匆匆趕進來。

“陛下,西夏宗室李仁忠來了。”

孫傅一聽,立刻補充道:“李仁忠在西夏的爵位是濮王,李乾順對他極其重視,這個人參與了西夏學習漢禮,大力推行農政的多項措施,是一個人才。”

“宣。”

李仁忠走進行宮,一路上他頗為驚奇,因為他發現這裡軍備極其嚴密,且講究。

他不知道張浚到底要帶他來見誰。

難道是康王?

聽聞康王在河湟一帶,並未在長安。

不多時,李仁忠便見到了趙官家。

張浚說道:“夏使,還不拜見天子。”

李仁忠愣了愣,以為自己聽錯了,再反應過來,看到一個老熟人也站在一邊。

“孫官人,你……”李仁忠再一看坐在中間那個青年,立刻行禮,“外臣參見大宋皇帝陛下,恭祝聖安。”

“朕安。”

李仁忠又說道:“不知天子聖駕長安,外臣唐突,未能準備厚禮,還望天子恕罪。”

“不知者無罪。”

李仁忠如此態度,也是遵從天朝禮制的。

畢竟,西夏是有向大宋稱臣的。

在李乾順剛登基那一會兒,大宋先賜封李乾順為夏國王,隨後遼國也冊封李乾順為夏國王。

兩個大國都宣佈西夏是自己的臣屬國。

李仁忠繼續說道:“外臣此次前來,除了代表我主問候大宋,還有一事想要討一個說法,既然天子在此,便再好不過了。”

“你但說無妨。”

“宋軍貿然進攻我石州,公然破壞兩國契約,敢問大宋該作何解釋?”

“這個問題問得好。”趙寧說道,“朕也有一個問題問你。”

“天子有何問題,問便是。”

“貴國是否有一名為李良輔的將軍?”

“確有此人。”

“兩個月前,此人帶著夏軍前往我大宋安北府,毫無徵兆對我大宋將士發動突襲,致使數百將士慘死,請問貴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