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01章 入主興慶府(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十一月初五這天,一直在靈州東南三十里養精蓄銳的禁衛旅行動起來。

這一行動,動靜就鬧大了。

下午的時候,李察哥的斥候就把皇帝禁衛旅的動靜彙報了過去。

如果是興州淪陷之前,李察哥聽到這個訊息一定很開心,因為他在順州隱藏了大量騎兵精銳,甚至鐵鷂子,憑藉對地形的熟悉程度,他佔據主動地位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現在不一樣了。

局勢不一樣了,心態也完全不一樣了。

李察哥只能開始收拾,準備連夜撤退。

下午的時候,靈州的城門突然開了。

費聽野申在一些人的簇擁下,向宋軍軍營走去。

經過宋軍層層上報,很快張浚見到了費聽野申。

雙方經過了很簡短地談判之後,就達成了一個共識:宋軍接納靈州無條件投降。

靈州西夏軍交出所有的武器,統軍令部重山進入宋營,等待傳召。

劉子羽則安排宋軍進入靈州,接管靈州城。

傍晚時分,宋軍兵不血刃拿下了靈州。

靈州投降,正如張春明所言,意味著張浚有充足的兵力,放置在靜州和順州之間,形成大縱深,鎖死李察哥的退路。

不過顯然張浚要佈置大縱深已經來不及了。

當天天剛剛黑,李察哥就拔營啟程,快速向靜州方向行軍。

撤軍的難度非常大,更何況敵人就在百里之內,隨時可能發生正面衝突。

一旦如此,李察哥將可能被拖在這一帶。

留給李察哥的可操作空間不算足。

第二天上午,在靈州城正北面三十里的地方,禁衛旅和李察哥的軍隊相遇,雙方正面交戰。

廝殺了足足一個半時辰,西夏軍被全面擊潰。

下午,訊息傳到趙寧手中。

“沒有找到李察哥?”

“回稟陛下,沒有。”

“看來只是李察哥留下來墊後的,主力現在怕是已經抵達靜州。”趙寧說道,“李察哥行動得比朕想象的還要快。”

“我們不是派了騎兵去靜州嗎?”孫傅說道,“李察哥去靜州就是自投羅網。”

“只能消耗李察哥,單純的騎兵對上李察哥的步騎,佔不到多少便宜。”陳規說道。

果然,傍晚的時候,派到靜州的騎兵軍團就發回來的情報,在靜州遇到了李察哥的主力部隊。

雙方交了手,但之後宋軍騎兵被迫撤退。

騎兵的機動空間一旦被對方騎兵鎖定,步兵推上來,騎兵就基本上沒辦法打下去了。

“我軍步兵呢?”孫傅又問道。

陳規說道:“按照時間和這份軍報來推算,我軍步兵傍晚抵達靜州,戰事已經結束了。”

“唉!為何總是這麼多麻煩!”孫傅嘀咕道。

“世間萬物豈有容易之理?更何況,戰場風雲變幻,能擊退對方已經很不容易,若如紙上談兵那般快意,古之名將又怎會徒留那麼多悲傷。”趙寧望著北邊的天空,寒風吹拂他的斗篷,他的目光卻明亮如星。

“西夏大勢已去,各州權貴多數只想自保,朕原本以為李察哥會派使者前來和談,投誠大宋,卻不料李察哥終究是回了靜州,籠絡靜州兵馬,恐怕要北上,與朕打持久戰。”

“李察哥是負隅頑抗。”說話的是李遇,“陛下乃聖明仁君,能投誠大宋,為大宋效命,為陛下分憂,那是天大的榮幸,李察哥糊塗,但他身邊的人不糊塗,很快他身邊的人便會幡然醒悟。”

對李遇這種馬屁,趙寧只是淡淡一笑。

“李察哥本與大宋有十年商貿往來,當年是他一手推動了大宋與西夏聯盟對抗金人,朕應該感謝他,若是他來投誠,朕必厚待之!”

眾人聽了心中不由得感慨,趙官家行事大氣。

“如今看來,李察哥是不願意過來了,李乾順和李察哥兄弟二人,為了西夏,也算是嘔心瀝血,朕敬重他們。”

眾人皆言:“陛下聖明。”

十一月初六,控制了靈州的張浚兵分多路快速北上。

十一月初七,在興州的劉錡,接到了最新情報,在興州以東發現大量西夏兵馬。

當天劉錡便命劉銳點兵三千,從興州發兵,快速突襲李察哥。

傍晚時分,張春明急匆匆而來,說道:“殿下,左路被宋軍突襲潰敗。”

“知道了。”李察哥望著北面的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