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03章 岳飛的擔憂(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殿下要帶什麼話?”

“你告訴岳飛,本王是一個惜才之人,大金宋王的位置一直為他留著。”

錫林赫魯說道:“殿下放心,下官一定將這句話帶到。”

兀朮拍了拍錫林赫魯的肩膀,突然變得嚴肅認真起來:“你知道這次去宋國,可能會面臨什麼嗎?”

錫林赫魯頓了一下,也很認真地說道:“宋國近些年越發強勢,若是宋國不同意我們對他們提的要求,下官可能就回不來了。”

“那你還要去?”

“去!”錫林赫魯堅定地說道,“出使宋國,是下官的分內職責,就像使大金強大,是魏王殿下的職責一樣。”

兀朮沉默了片刻,才說道:“去汴京之後,便宜行事。”

“是。”錫林赫魯行禮後說道,“殿下,下官告辭。”

“好走。”

走到營帳前,錫林赫魯又轉身說道:“殿下,現在上京的言論對您不太友好。”

“我知道,這是我的事,你去完成你的事,其他的不用多問。”

傍晚的時候,薛弻大步走進了岳飛的營帳,笑道:“嶽帥,好訊息,張都統已經撤到了霸州。”

岳飛拿過薛弻的戰報便看起來,是張憲寫的。

從薊州撤退後,張憲的騎兵沒有立刻快速離開,而是進入析津府,在析津府停留了一段時間,才又南下。

這就是騎兵的好處,來去如風。

雖然缺乏步兵,無法打大規模會戰,但突襲、轉移,高機動性撤退,都可以熟練操作。

“金兀朮有什麼動向?”

“金兀朮的主力一直在易州,並未行動,倒是聽潛伏在薊州的斥候說,前段時間,金軍大批人馬往東,進入平州和營州。”

岳飛說道:“那是去遼東戰場的金軍,遼東戰場現在應該已經打起來了,只是不知戰況如何。”

“嶽帥,下官今早聽到一些從京師傳來的訊息,不知當說不當說。”

岳飛笑道:“何事支支吾吾的,這可不像你薛弻啊!”

“下官聽聞朝堂諸公近日正在商議重大國政。”

岳飛說道:“那是朝堂諸公之事。”

“是關於軍政的,嶽帥您可是樞密副使。”

“什麼軍政?”

“如今交州、高麗,皆已經被滅,大理臣服,王師兵臨西南,又以南海暢通,河北舊地盡數收復,陛下親征西夏,若是西夏一旦收復,國朝舊土,大多已經回來了,然則邊關雄兵百萬,京畿守虛,有前唐天寶之危……”

薛弻說到這裡,不再說下去。

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現在大宋朝的軍隊,大多數都在邊境。

以遼東、河北、河東、陝西、隴右諸位,西南宋理邊境亦有十萬大軍。

這些邊軍總數加起來,已經超過百萬。

原本京畿尚有禁衛旅,但此時也已經到了西夏。

南方則多為地方廂軍,廂軍主政者是七十又八的宗澤宗老相公。

眾所周知,宗澤在東南待了好些年了。

廂軍之政早已穩定,宗澤名義上在主廂軍之政,其實是在頤養天年。

若是在這個時候,邊帥行安祿山之舉,那後果不敢想象。

岳飛聽薛弻語氣平穩,但此事仔細揣摩,卻有波濤狂瀾。

當初天寶承開元,長安盛世氣象已久,帝國百萬雄兵威懾四方蠻夷,萬邦來朝。

玄宗神武皇帝一世英名,又豈料一朝天塌地陷,大唐半壁江山傾塌,神州陸沉,蒼生罹難?

誰能保證,現在征戰四方,赫赫武功的大宋,不會重蹈覆轍?

誰又能保證,自己手握雄兵,沒有絲毫割據一方,稱帝稱尊的野心?

“朝堂諸公有此擔憂,人之常情也。”岳飛深以為然。

以前是外患壓力大,有亡國之危,大部分人都支援給邊帥巨大的權力。

但現在呢?

別說現在朝堂上的宰執們有這樣的擔憂,就連他岳飛心中也害怕啊!

他岳飛沒有反意,不代表他就完全相信其他人沒有反意。

在無邊無際的權力面前,誰能保證沒有人心中不生出一些想法來?

就算那些人能保證,那下面有沒有不得志的人,或者有錢無權的野心之人搞事情?

“所以下官覺得這件事很嚴重,有必要跟嶽帥說一聲。”

岳飛心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