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94章 打呆仗的至高境界(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順州的情報半天就傳到了靈州。

“西夏主力在順州?”

這個問題不僅僅張浚的頭號幕僚呂祉大吃了一驚,連張浚本人也感到十分意外。

西夏人這是要幹什麼?

“西夏人還有多少兵力?”張浚忍不住問了一句。

眾人被張浚問得一愣,劉子羽忍不住說道:“興慶府和西平府加起來,最多十萬,不可能再多了。”

張浚又問道:“就目前西夏的兵力,李察哥打順州的目的何在?”

一陣沉默後,呂祉突然說道:“最近夜晚,西夏人頻繁對我軍營進行突襲,說明李察哥是不打算只打防禦戰的,按照陛下的說法,西夏國核心地域沒有軍事縱深,想要打持久戰也不可能。”

“所以西夏人主動出擊,卻打了順州?”李永奇也感到奇怪。

呂祉突然說道:“我倒是覺得,按照西夏人這兩天反常的夜晚舉動,結合西夏人打順州來看,事情說得通了,也在往官家預料的情況發生,更說明我們現在圍困靈州是正確的。”

“此話怎講?”

“我軍現在穩紮靈州,李彥仙奪了順州,興慶府南面防線被打破,我軍總體戰術極其穩沉,並未貿然突進,而是以圍困靈州,給興慶府施壓,將西夏內部分歧最大化,來削弱西夏,張相公,下官可曾有說錯?”

“沒錯。”

呂祉又說道:“我這段時間常聽下面有軍官說,我軍在兵力和戰力都勝於西夏人之際,可以直接兵臨興慶府。”

呂祉這話說的太客氣了,一部分官員和軍官私下偷偷議論說張浚在陝西十年,打仗變得過於保守。

如果有當年打長安會戰的豪氣,興慶府早就被踏平了。

身在局中的這些人有這樣的想法,更別說作為後來者。

後來許多人在總結滅夏之戰的時候,也認為張浚打得過於保守,都打到靈州了,還在駐兵圍困,為何不直接打到興慶府?

還有人說滅夏的總戰略是趙官家制定的,張浚圍困靈州,不是張浚的本意。

甚至有人說,如果是自己做全域性統帥,早就把興慶府的城牆砸爛了,把所有西賊全部屠殺乾淨。

這些說辭,你能說他說的錯嗎?

不能,因為有可能真的可以實現,但只是有可能。

人們在評論之前的事件的時候,都會按照結果去推到過程。

說這些話的人,是站在西夏一定會被大宋滅掉的這個結果之上去做的分析。

而往往任何事件發生的時候,最不確定的就是結果。

畢竟,事後諸葛亮,誰都會。

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和一定的成功或失敗。

歷史上自己的優勢比對方大得多的,因不可控因素被對方反敗為勝的例子並不算少。

作為國家最高執政者,滅夏最高統帥,此時身處滅夏大局中的趙寧,要做的是盡最大可能降低意外發生,同時還要滅掉西夏。

他並不在乎滅夏的過程有多麼華美,戰術層面操作有多麼驚人。

在雙方目前格局下,李察哥想要打翻盤,就只能出奇兵,利用自己對地理位置的熟悉,打突襲。

想要突襲十萬大軍,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十萬大軍自己動起來,或者吸引宋軍直接兵臨興州城,被靜州、懷州、順州包圍。

而這兩種操作空間,現在都被趙寧的“築城”呆仗戰術鎖了起來。

呂祉繼續說道:“我軍穩紮靈州,受到不少我們自己人私下議論,認為不妥,但現在看來,西夏人確實比我們更急,否則西夏人不會在沒有兵力優勢的情況下,還夜襲我們,又突然打順州。”

“你的意思是,西夏人夜襲我們是為了引出我們,打順州也是為了引出我們的主力?”

“下官正是此意,西夏人最大的優勢是對地形的瞭如指掌,他們就是想將我們繞暈,再以騎兵對我們展開快速打擊,這種戰術若執行得好,是可以輕易填補兵力不足的劣勢的。”

“既然西夏主力到了順州,那我們現在大軍北上打靜州!”張浚突然說道,“李彥仙自己先撐一段時間!”

眾人想了想,呂祉說道:“可行,現在西夏分兵到順州,靜州兵力必然較之前薄弱,我軍也可分兵。”

就在張浚和幕僚、主將們商議之時,趙寧的書信來了。

張浚看完後,說道:“陛下讓我們分兵打順州,不要打靜州!”

“陛下怎知我們要打靜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