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92章 李察哥的目的(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孫傅說道:“陛下,臣覺得對付騎兵很簡單,太簡單了,只需要在營帳外面挖出一些壕溝,放置拒馬樁,就完全足夠了!”

“孫卿去給朕弄點羊肉湯來。”

“陛下……”

“去吧。”

“這不是還在討論……”

“沒事,我們等你,你先去給朕弄點羊肉湯來。”

“是,陛下一定要等臣回來,臣有破李察哥騎兵的錦囊妙計。”

孫傅興致勃勃地出去了。

趙寧繼續說道:“李察哥是想要透過夜裡襲擾我們的方式,向我們施壓,干擾我們的判斷,我們現在並不清楚李察哥到底派出了多少騎兵,有可能只有一支,也有可能有很多。”

隨即,他話鋒一轉,又問道:“但李遇說了,西夏人的火箭不多,一旦沒有了火箭,這種襲營就變得不痛不癢了,李察哥莫非就僅僅嚇唬嚇唬我們而已?”

“李察哥恐怕有後手。”楊沂中說道。

“什麼後手?”趙寧看著楊沂中,很認真地問道。

又陷入了沉默,營帳內的爐火燒得正旺。

楊沂中說道:“斥候傳報李察哥在靜州集結大軍,他必然會用襲擾使我們疲憊,再大軍壓進,攻打我們。”

趙寧點了點頭,楊沂中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使敵人疲憊,再趁著敵人疲憊進攻。

像李察哥這種利用騎兵在夜裡這麼玩,確實讓人無法確定他具體的兵力。

最關鍵的是,只要西夏騎兵夜裡多來幾次,宋軍營帳裡大家都會知曉。

一旦大家都知曉,晚上就會惦記著這事,干擾人的睡眠。

而且哪天把路線摸熟後,西夏步兵跟著騎兵一起來,往營帳內扔震天雷,也不是不可能。

十萬大軍,要做到密不透風的防禦,確實不簡單。

要臨時在外圍再搭建一層柵欄,也不是什麼上策。

搭建了新的柵欄,就必須派人去防守,不然西夏人又能把柵欄給毀了。

要密不透風地防守,就必須往能圍住幾萬人的柵欄多派點兵。

陳規說道:“臣也覺得是這個理,李察哥現在是想集中兵力跟我們打一次,但是他不會硬著頭皮打,而是利用自身的優勢。”

“李察哥的優勢是什麼?”

“對靈州的冬天和地形都十分熟悉,這是他最大的優勢。”

在冷兵器時代,對地形的熟悉程度,確實可以佔據很大的優勢。

那個沒有導航,沒有汽車或者火車的年代,一切靠雙腳,若是稍微彎遠一點,對士兵體力的消耗是巨大的。

若是敵人能熟練掌握地形,那基本上就佔據了三分之二的主動地位。

“範卿呢,你說說看。”

“臣也覺得是。”

趙寧的目光落到地圖前,他思考起來,想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如果真的如你們所言,我們只需要像孫傅所說,現在拔營啟程,白天以大量的斥候探查周圍的西夏兵力,我軍主力快速推進靜州,包圍靜州即可解決。”

眾人一聽,若真如此,下一步就往孫傅提的方向去走了。

孫傅提的?

那必然是有問題的。

趙寧繼續說道:“我們現在能想到的,李察哥難道想不到?”

趙官家如此一說,眾人這才意識到。

李察哥好歹也是西夏名將,主持西夏軍政數十年,有些仗不是打的這麼簡單的。

“李察哥認為我們會這麼想,如果我們要快速拔營去靜州,一旦我們動起來,李察哥也會動起來。”

這又是一場誰的大軍先動,誰就被動的遊戲。

因為雙方離得太近,而且各自都有龐大的軍團。

龐大的軍團動起來,和輕裝上陣的小部隊動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

試想想,延綿數里,甚至十里的大軍,被離得很近的敵人發現正在移動,敵人會幹什麼?

陳規說道:“那我們不動,繼續圍困靈州,並派遣一支騎兵出去襲擾西夏人。”

“這個提議很合理,朕在想,李察哥是不是也想到了?”

劉錡說道:“有這個可能,我們儘量不要去低估敵人。”

趙寧繼續問道:“那他會有什麼應對之策呢?”

這下眾人又沉默了。

趙官家總是能把問題問到最刁鑽的地方,讓人啞口無言。

“他會有什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