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63章 精銳盡出!(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後來在講武堂,有人總是拿著宥州之戰,宋軍左路打西夏右路的戰例給學員們講課。

為什麼?

因為太經典了!

從挖壕溝開始,引導西夏人出兵。

西夏人並不蠢,斥候們遍佈戰場。

如果西夏人不出兵,那宋軍就挖出第二條壕溝,直接把這邊的戰場封死。

戰場封死,那雙方就只能打中路和另外一路。

但西夏人明顯是想利用左右兩路的騎兵先高機動性縱橫戰場。

兩條壕溝一旦成功,就等於堵死了西夏一路。

這李乾順絕對忍不了,畢竟李乾順現在已經算不上主場作戰了,他的後勤只有鹽州。

鹽州的糧食肯定無法長時間保證他十幾萬大軍長時間消耗。

如果第二條壕溝沒有挖成功,西夏大軍已經來了,那等待他們的就是劑量足夠的炸藥。

也就是此時此刻的場景。

而且宋軍還派了幾千兵馬越過壕溝,這是為了讓西夏人以為宋軍是想派兵拖延時間,繼續挖第二條壕溝。

但實際上,壕溝足有十里長,宋軍不可能在十里的壕溝裡都埋上炸藥,炸藥劑量不夠。

即便夠,十里都放了炸藥,如果無法控制西夏大軍抵達壕溝的地點,也無法準時點燃火藥,引起爆炸。

即便十里壕溝,每一處都放了點火的弓箭手,但如果沒有事先的激烈衝突,西夏人派輕騎兵試探壕溝的時候,見到對面宋軍點火的弓箭手,也會起疑心,不會輕易越過壕溝。

所以,綜合來看,這場誘敵深入,以炸藥擊敗西夏騎兵的戰役,是一次戰術層面操作的極致。

它算準了李乾順的心理,也把控了西夏斥候的作用,更將西夏人的多疑、猜忌也全部考慮了進去。

最終,以最小的代價,將西夏騎兵集中到某一兩個地方,使西夏騎兵在越過壕溝之前取得一場勝利。

用勝利來麻痺西夏人的戒備之心,最終讓他們集中往壕溝衝。

正如陳規事後說過一句話:“紙上談兵和真正的實戰,差距就在戰術層面的細節操作上。”

因為越是細微的事情,越容易隨機變化,而缺乏實操的人,很難有隨機應變的能力。

此時,前面的騎兵如同退卻的潮水一樣,一個個驚慌失措,在雪地中瘋狂逃跑。

有的人嚇得恨不得跳下來把戰馬扛起來跑。

更可怕的是,後面已經提起士氣,準備跟隨殺過去的步兵,也被潰散的騎兵驚得不知所措。

有人甚至以為要天塌地陷了,也是一鬨而散。

還保持著陣型的步兵,甚至被潰逃失控的騎兵給衝擊到了。

這一切發生的太快,任由往利樹歌和野利榮旺如何命令,那些士兵都不敢再駐留。

兩萬多大軍,開始了一場大潰逃。

宋軍的號角聲響起來,捧日軍騎兵,從沒有屍體的壕溝那裡迂迴過去,開始向前面追擊。

隨著距離拉近,捧日軍騎兵的速度開始加快。

此時地面已經有積雪,積雪在鐵蹄之下飛舞起來。

他們的速度越來越快,開始在雪地裡飛奔,似騰雲駕霧一般,朝西夏人衝去。

當進入西夏人的潰兵中的時候,就像無數把鐮刀開始收割麥子一樣,西夏人一批一批的倒下。

雪地裡綻放出一朵又一朵殷紅的花兒。

慘叫聲和驚恐聲響徹四野。

“報!陛下,我軍前鋒擊潰了宋軍前鋒,現在往利將軍已經對宋軍左路發動全面衝擊!”

斥候將往利樹歌的第一份捷報呈遞給了李乾順。

李乾順大喜:“好!好!好!”

他連說三聲好。

但他話音剛落,卻又聽到前方似乎傳來一片叫喊。

“發生了什麼?”李乾順問道。

嵬名安惠說道:“陛下,那定是我軍殺了宋軍一個片甲不留,宋軍的哀嚎!”

但他話音剛落,斥候飛奔而來。

“報!陛下!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李乾順心頭一沉。

“陛下,我右路大軍全軍潰敗!”斥候一邊說,一邊將戰報呈遞上來。

李乾順瞬間面色蒼白如紙,他接過戰報,掃了一眼,將戰報撕了個粉碎,憤怒道:“放屁!剛才朕還接到了往利樹歌的捷報!這不可能!”

又有一斥候飛奔而來:“陛下!大事不好!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