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55章 鐵鷂子再現!(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宥州之戰的案例告訴我們,在微觀環境下,事情的變化太快,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算準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麼。

通俗一點來說,由於地域相隔不大,各方勢力離得比較近,短時間內相遇是存在著隨機性,後果也存在著隨機性。

所以,人們往往說,歷史有它的偶然性,是指一段時間內的某一地域的事件。

但人們又說歷史有其必然性,是從宏觀層面來說的,是指歷史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的跨度非常大。

綜上所述,如果有人跟你說,他能走一步算十步,並且每一步都不出錯,你可以放心大膽地認為這個人不是算命的就是騙子。

最後,戰場上,隨機應變才是王道。

無論是李乾順,還是趙寧,都針對不斷變化的戰局,做出了不斷變化的決策。

“報!陛下,探查到有一路西賊,從城北快速推進到城東。”

趙寧不慌不忙地說道:“那是李乾順去支援宥州城的。”

“咱們也派兵支援。”孫傅說道。

“咱們不能。”

“為什麼?”

“咱們派兵支援,李乾順又繼續增兵呢?”

“怎麼也繼續增兵。”

“那主戰場豈不是到了城東?”趙寧瞥了一眼憨憨孫傅,“主戰場若擠到城東,只對李乾順有利,對我軍不利,我軍現在兩路大軍分頭行動,可以充分利用兵力資源。”

孫傅不明所以地看了一眼陳規,陳規說道:“咱們的十幾萬大軍,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在同一個時間內上戰場,分兵也有分兵的好處,增加了戰場接觸面。”

“不要過多分散注意力,戰場上的每一次變化,可能都是敵人在故作試探。”

“是。”

中午的天空突然陰下來,劉錡接到斥候的最新情報,有一支西夏大軍正在向這邊靠近。

不多時,這樣的情報越來越密集。

劉錡立刻調劉銳去對付,蕭合達留下來繼續對宥州進行最後的進攻。

攻打宥州這件事,讓劉錡明白了一個道理,西夏人打防守戰並不弱。

或者說這個宥州守將實在有點乾貨。

當初打石州,堅決地非常快。

夏州直接投降,到了宥州居然變得如此難啃,連城牆都轟塌了一大塊,宥州西夏軍的反抗意志居然還如此頑強。

這連續幾日攻城,宋軍也戰死了一些人,不過眼下宥州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

劉銳帶領一支人馬抵達宥州城的東北角,與李遇相遇。

雙方見面,都不給對方組織列陣的機會,就開始衝殺,而且很快正面交戰在一起。

殺了一會兒,交戰正酣之時,李遇又組織一路鐵騎,從側面飛快衝進來。

宋軍毫不示弱,劉銳專程弄了一支數百人的弩箭手,等西夏騎兵出現的時候,弩弓手立刻補充上去,以強弩射擊。

射的不是別處,正是戰馬。

卻見一匹匹戰馬身上鮮血直冒,哀鳴不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崩塌。

西夏騎兵眼見宋軍動用強弩,立刻快速散開。

等散開後不知過了多久,又開始集結,隨後換了個方向往戰場上衝,反覆數次衝擊,宋軍多次被衝擊,攻擊的隊形明顯鬆散開。

西夏軍也好不到哪裡去,宋軍的騎兵也多次進攻,見西夏軍來回切割。

雙方目前基本上處於對峙階段。

突然,一聲聲戰馬嘶鳴,鐵蹄震動地面,前方殺出了一支非同尋常的軍隊。

他們全身披甲,連戰馬都披上了鐵甲。

這支騎兵只有五百人,但是一出現,卻彷彿戰場上的死亡幽靈一般。

他們快速進入戰場,一進去,竟對原本陣型有些渙散的宋軍造成了碾壓之勢。

所有抵抗他們的,都被立刻殺死。

原本還在抵抗的宋軍,出現快速潰敗。

“報!劉總管,西夏人出現了一支具裝騎兵!”

“具裝騎兵!”劉銳眯起眼睛來,“是鐵鷂子!”

鐵鷂子,僅次於鐵浮屠的重灌騎兵,是西夏皇帝的親衛軍之一,是西夏精銳中的精銳。

鐵鷂子一律由党項貴族子弟組成,平時每一頓都供給大量的肉,鎧甲是西夏最好的鎧甲,刀和弓箭是最好的。

關於鐵鷂子,汴京講武堂曾經用它與金國的鐵浮屠做過比較。

若是三千鐵鷂子和三千鐵浮屠正面對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