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21章 與朱子論道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官家的聲音,從皇宮大內傳出來,快速席捲整個東京城的學術界。

天黑之後,燈火通明的汴京城,聊的竟不是樊樓的歌姬,而是學術問題。

同時,朱熹的名字,也被更多人知曉。

“你們看吧!你們看吧!陛下還是相信聖學的!這口惡氣終於要出了!”

幾個儒生穿著絲綢衣,喝著酒,抱怨道:“新學是什麼狗屎!那個什麼商學院,培養出的一群只會賺錢的壞人!那些人只盯著錢!天天在想著賣多少衣服,賣多少筆墨,賣多少酒,有用嗎!把古道人心都崩壞了!我們要的不是這種只會賺錢的人,我們要的是弘揚仁義禮的人!”

“早就該管管了!看看他們把這世道禍害成樣了!”

“等著吧!明天官家就會請朱熹去殿上,封他做大官!”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才是我們的理想!”

“……”

如果今夜去樊樓,或者其他酒肆,就會看到一些儒生,在那裡熱淚盈眶。

他們紛紛歡呼著,多麼豪氣的賢者言論啊!

我要為天下百姓的太平盛世而奮鬥!

“一個地方官的權力應該被限制,被切割,知府和知縣沒有稅收的權力,也沒有司法判案的權力,權力被分割之後,各司其職,並且五年一個任期輪換,以防止貪汙!”

突然一邊聲音喊道:“這才是治世之學!”

那些儒生聽到之後,就好像是被罵了祖宗十八代一樣,他們怒目而來,圍著這個人,開始瘋狂地叫罵。

不知是朱熹的言論在汴京掀起了風浪,還是儒生們心中憋了許久的氣爆發。

總之,今夜的汴京並不太平。

甚至儒生開始在公開場合批評前首相趙鼎,說他讀聖賢之書入仕,卻摒棄了聖人學說,採用了目光短淺的新學,以至於人心崩壞,道德淪喪。

還有人更激烈地說道:“老祖宗有大智慧!什麼狗屁新學!還討論什麼狗屁重力!背棄老祖宗留下來的,不是蠢就是壞!趙鼎是第一個!虞允文是第二個!”

還有人雙目通紅,聲嘶力竭地吼道:“這個世間唯一能治國的就是聖學!誰敢背棄這一條!誰就是華夏的罪人!”

行走在大街上的儒生們也像打了雞血一樣,看見人就開始子曰成仁孟曰取義。

一個路人走在街頭,會被拉過來,一群儒生便圍過來吼道:把《論語》背一遍!

如果這個路人背不出來,就會被他們圍起來口誅筆伐。

你連《論語》都不會背,你不配做人!

如果有人從東京大學出來,就會有一群儒生衝過去,大聲開始討伐:你們是沒有道德之人,你們卑鄙無恥,沒有聖學,你們什麼都不是!

在酒肆裡也可以聽到這種聲音:他們唱戲不唱戲我不管,但做人一定要相信聖學,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次日,天未亮,群臣抵達大慶殿。

不多時,趙官家也到了。

君臣禮畢之後,大殿內又變得安靜起來。

“陛下,朱熹已經在殿外恭候。”

“宣。”

朱熹上殿。

“小民參見陛下,萬歲!”

“免禮。”

“謝陛下。”

“朕早就聽說過你的名字。”

“小民一介寒微,怎勞陛下掛齒。”

趙寧仔細看著朱熹,長得眉清目秀,算是一個英俊的少年郎。

他的眉宇之間,有著無法掩飾的自信和從容,那雙眼睛彷彿清澈的泉水一樣,湛然有神。

只要他往那裡一站,彷彿就給人一種浩然正氣。

“聽聞閣下是一位神童?”

這一次,說話的不是趙官家,而是另一個少年郎。

他看起來比朱熹還小一點點,長得很秀氣,一對月牙一樣的眉毛,還有一雙平靜的眼睛。

大臣們尋聲看去,這才知道今天五皇子趙淳也在殿上。

朱熹也看過去,看見趙淳,仔細打量起趙淳。

趙淳穿著一件很簡約的青色長衣,文文弱弱的。

朱熹道:“神童不敢,都是他人謬讚。”

趙淳又說道:“我不是很聰明,但對聖學也有些興趣,還想請教一番。”

朱熹隨口而出:“天地中間,上是天,下是地,中間有許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獸,此皆形而下之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