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24章 主觀臆斷和事實之辨(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其實要說張載的氣論完全錯,也未必。

張載所說的氣,不是通常情況下的氣,它是一種物資。

它和分子的區別是叫法不同。

當然,氣也的確是張載主觀推斷出來的,而分子則是能用顯微鏡看到的,是被證實的。

所以根本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已經不必多說。

但是古代的中國人一般講究悟。

朱熹說道:“若按照閣下的說法,那道又如何證明存在呢?”

是啊!

道又如何證明存在呢?

小趙啊,你要是這麼論道,咱就沒辦法論了!

趙淳說道:“太陽東昇西落、物體在空中落下、火將水煮得沸騰、下雪的時候結冰,都是道在人間的痕跡,從堯舜之時,到現在,它們從未變過,它們不以人的想法為轉移,它們一直存在,這就是道存在的證明。”

不待朱熹說,趙淳卻繼續問道:“高太尉。”

“殿下。”

“你覺得是一隻成年羊的體型大,還是兔子的體型大?”

“自然是羊的體型大。”高俅立刻說道。

他是被這五皇子的古怪給折服了,五皇子幾個簡單的問題,問得朱熹都有些懵。

周圍的大臣們也議論紛紛起來,五皇子問這個問題,又想幹什麼?

朱熹微微蹙眉,感覺趙淳問的這個問題,恐怕又不一般。

“王太尉呢?”

王宗濋說道:“當然是羊的體型大,這是眾所周知的。”

趙淳又問道:“為什麼?”

“這還用問為什麼嗎?”王宗濋笑道,“五哥兒,你這個問題讓我很為難啊,這是千百年來的事實。”

趙淳點了點頭,說道:“是的,這是事實,就像我穿的是青色的長衣,大相公的官服是紫色的,它們不會因為高太尉今天喝多了酒,說是黑色的,就變成了黑色的。”

眾人覺得五皇子的問題說的實在是……過於直白且無聊。

“就像太陽東昇西落一樣,這是亙古不變的事實,它不會隨著我們的想法而改變。”

這下大殿內鴉雀無聲了。

倒不是被趙淳震驚到,而是對趙淳有些無語。

這也太無聊了吧!

趙淳又說道:“高太尉,您覺得是羊肉好吃,還是兔肉好吃呢?”

“當然是兔肉!”高俅脫口而出,“兔肉比羊肉好吃多了!”

“那王太尉呢?”趙淳又問道。

如果眼前這少年不是五皇子,王宗濋是絕對不會回答如此幼稚的問題的。

王宗濋說道:“我覺得羊肉好吃。”

趙淳點了點頭,又陸陸續續問了其他的人。

有人回答兔肉好吃,有人回答羊肉好吃。

最後趙淳問朱熹:“所以,到底是兔肉好吃還是羊肉好吃呢?”

朱熹一臉懵逼。

我跟你論道,你兔子來兔子去的就算了,怎麼羊也參與進來了?

豈料趙淳說道:“所以沒有唯一答案對嗎?”

“確實沒有唯一答案。”錢喻清說道。

趙淳又問道:“但為何太陽東昇西落,卻是唯一答案呢?”

這下把所有人都幹沉默了。

人們也不覺得趙淳問的問題幼稚了,反而變得深刻。

這時,陳規站出來說道:“太陽東昇西落,物體從上落下來,這是經歷千百年實證的,是無數代人看到的,書上記載的,每一個人都認可的,這叫事實。”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高俅立刻跳出來說道,“羊肉和兔肉,哪一種肉更好吃,只是人的感知,卻未必是事實。”

陳規繼續說道:“沒錯,每一個人的感知都存在差異,如果拿自我感知去做事實,就會出現我覺得羊肉比兔肉好吃,所以天下人都應該覺得羊肉比兔肉好吃的錯覺,這明顯是不對的。”

話說到這個份上,無疑是在說:朱熹啊,你的天理論和氣論,都是沒有經過驗證的個人感知,是可能存在自我錯覺的。

在場的所有大臣都恍然了,無不用震撼的眼神看著五皇子。

其實在生活中,人們知道自己的感知可能存在錯誤,但沒有人認真去分辨,什麼是事實,什麼是主觀的觀點。

或者更多人,一直都用一種感性的自我去面對這個世界,認為自己的主觀認知就是事實。

例如今日他們心情不好,就感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