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26章 分兵北上(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作為岳飛麾下第一參軍,薛弼在謀略上比張節夫更勝一籌。

他能從全域性做分析,言簡意賅地指出最關鍵的地方。

對情報的收集和處理,以及分析能力也十分出色,岳飛手裡許多更細緻的事務,都是他來處理的。

他能在繁瑣的公事中,將無數雜亂的資訊處理得井井有條,幫助岳飛儘快理清整個複雜的局勢。

他的話,岳飛自然是非常重視的。

“涿州金軍的主將是何人?”

“據情報顯示,是完顏希尹。”

“此人如何?”

“此人文武雙全。”薛弼絲毫不不避諱,更不會因為自己是宋軍陣營,就一味貶低金人。

相反,他十分重視金軍統帥,以及金軍的各路主將、地方官員。

“據說金國的文字,就是他創立的,如今金國的諸多官職的設立,他也都有參與其中,上京和燕京的文官、太學院,是他一手操辦,金國的貨幣鑄造、商業律法,也出自他之手。”

“不僅如此,此人還幫助金兀朮弱化了上京的諸多貴族,將金國的權力順利轉移到燕京。”

“下官還打探到,金軍目前的軍制,軍政人才的選拔,他也頻繁參與其中,雖說他曾經被完顏亶冊封為陳王,但卻對金兀朮忠心耿耿。”

“另外,下官還去翻閱過金遼舊事,完顏希尹在行軍打仗,臨陣指揮方面,也是堪稱一流,雖說不像完顏婁室和完顏銀術可那樣親自衝鋒,但他的軍隊,進退自如,調令有度,乃是金軍中的精銳之師。”

如果一個人能解決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麼這個人是一個能力比較強的人才。

如果一個人能創立一個規矩,讓大家都按照這個規矩有條不紊地去推進,產生正面的作用,那這個人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人才,必然要從諸多人才中不斷篩選。

如果一個人能創立一種文字,讓大家都使用這種文字,那麼這個人是數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

而如果一個人能創立一種思想,或者一種全新的制度,流傳百世,那麼這個人則是千年一出的偉人。

顯然,完顏希尹屬於數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

這種人,無論是放在大唐,還是大宋,只要給他機會,他都可以在歷史上留下顯赫的名聲。

薛弼又說道:“他的諸多才能還在金兀朮之上,可能唯一的短板是無法做元帥。”

“那就難怪了,金兀朮放他在涿州,確實極有可能達到目的,是最佳人選,張憲在涿州遇到阻力也屬正常。”

岳飛端坐桌案前,身姿挺直,目光明亮。

薛弼也遲疑起來。

眼下的局面,顯然變得越來越複雜。

對方的兵力部署,就像一層迷霧。

涿州的金人援軍是否是金兀朮為了給宋軍施壓的烏合之眾,還是真的能征善戰的精銳呢?

如果是能征善戰的精銳,那張憲恐怕要兵敗了。

一旦張憲三萬大軍兵敗,河北局勢不說立刻惡化,至少宋軍左路被折斷,防守出現大局空缺,完顏希尹必然會立刻大軍南下定州一帶,甚至兵鋒直指真定府。

屆時岳飛只能再在真定府一帶分出足夠兵力設防,不然金軍會再次突破真定府,一路強勢南下。

那樣宋軍將陷入在河東、河北兩線救火的被動局面,而金兀朮的精銳則可以毫無壓力地攻打東面的河間府,趙寧只能以禁衛旅直面金兀朮的主力大軍。

薛弼欲言又止,他明知道金兀朮可能故意在涿州扔出障眼法來吸引宋軍主力,但卻無法果斷地斷定張憲不需要支援。

萬事之難,就難在此。

重大而關鍵的決定,對整個大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當選擇的時候,手中卻有如泰山一般沉重了。

岳飛突然說道:“我們打霸州和雄州,從中線北上!”

“是!”薛弼怔了怔,又猶豫了一下,才說道,“真的不支援張憲嗎?”

“不支援!”岳飛說得斬釘截鐵,“本帥給了他三萬兵馬,他可以拿不下涿州,但絕不能讓金軍從涿州掙脫出來!”

“元帥,分兵乃是兵家大忌,更何況我們已經分了一次到河東。”薛弼還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雖然他也贊成不支援張憲,但現在的局勢可以說非常緊急,稍有不慎,將出現重大危機。

“兵不在廣而在精,我們不去涿州,而是打霸州和雄州,在完顏希尹擊敗張憲之前,擊潰霸州和雄州的金軍防線,便能北上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