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05章 普世性一般原理(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仲夏的夜風夾雜著瀑布的水汽,格外涼爽。

倒映著滿天繁星的池塘裡,青蓮散發出陣陣香氣。

下半夜,天未亮,趙寧毫無睡意,躺在後苑假山瀑布旁邊,看著天上的星星。

“爹爹,你說那些星星有一天會墜落凡塵嗎?”躺在一邊的趙淳突然問道。

趙寧說道:“會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星星墜落凡塵。”

“為什麼呢?”

“因為星辰死亡後,有殘渣,殘渣在宇宙中游離,有一天就墜落了下來。”

“是不是人也是如此?”趙淳突然說了一句。

“嗯?”趙寧轉過頭,看著那小竹椅上的少年。

少年雙目清澈,映照著繁星,天真無邪。

“人有時候是不是也會墜落下去?”趙淳又很認真地說道,“要不然歷史上怎麼會有那麼多家族,數代之後就沒落了?”

趙寧頗有些驚訝,這話居然是趙淳說出來的?

在趙寧的印象中,趙淳是一個酷愛理科的孩子,他平時話不多,不像趙瑾那樣左右逢源,更不像趙瑜那樣如同太陽一樣耀眼。

他很安靜,安靜地抬頭看著天空,安靜地注視著花草,安靜地將木頭放在水面上,安靜地拿球放下。

他的房裡,擺滿了各種器械。

在他眼中,那些東西彷彿有生命一樣。

這樣的趙淳,抬頭看著天空,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出乎了趙寧的意料。

“你說的對。”趙寧重新抬頭看著天空。

那些星星八百多年後的人們看到的大概沒有太大的區別吧。

這個時代的人們認為星辰是永恆的,但星辰是永恆的嗎?

星辰也會有枯竭的那一天,只不過它的壽命相對人來說,實在太漫長。

於是人們就認為它是永恆的。

“所以說,這個世間,沒有永恆,對嗎?”趙淳又用天真無邪的語氣問了一個趙寧正在思考的問題。

“沒有永恆。”

“可椰子向下墜落,鑽木取火,水煮開後的白汽,冬天會結冰,鐵到了一定溫度會融化,這些物體的變化規律,也不是永恆的嗎?”趙淳又問道,“難道有一天,椰子會在沒有任何受力的情況下,向上漂浮嗎?有一天,火焰會消失嗎?水是不是也有可能永遠都無法煮沸?存不存在無論用什麼火焰都無法煅燒的鐵?”

趙淳一連串地問題,將文科生趙寧問得直接懵了。

但作為父親,他很好地掩飾住了尷尬。

“如果有一天道消失了,那就是宇宙歸於寂滅了。”

“父親的意思是,道永遠存在?”

“在現行宇宙中,道是永遠存在的,只是無窮大,我們窺探到的只是它灑落下來的一粒塵埃,而也正是我們窺探到了,所以才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名字就叫科學時代,只是我們剛到它的門口。”

“那這種道中,有沒有存在一種,能讓王朝千秋萬代的呢,就像在高溫下,水永遠是水汽一樣。”

趙寧震驚地看著趙淳,這個問題是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問出來的?

趙淳面容清秀,目光明亮,長得和他的母親很像,說話的語氣都很像,平靜而認真。

“在人毀滅之前,沒有永恆的王朝,只有永恆的貪慾,一代又一代,將資源快速聚攏,造成割裂。”

“那有沒有一種在人世間普世存在的道,能遏制住人的貪慾?”

趙淳用詞已經比較講究,他說的是人世間,而不是宇宙間。

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如果更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社會和自然的區別。

趙寧搖了搖扇子,有些激動地坐起來。

趙淳這小子問的許多問題實在有趣。

只讀歷史,很容易走入權術的狹隘中。

但如果讀了物理學、生物學等等自然類學科後,再深入讀心理學、政治學,結合浩瀚的歷史,就完全不一樣了。

趙淳肯定是沒讀心理學的,政治學平時羅從彥會教,但他這個年齡涉及的不會很深。

他能問出這些問題,大概是歷史通讀了一遍,結合了自然科學的思想,才思考出來的。

自然科學的思想有一個很重要的點:不隨人的意志轉移而轉移。

什麼意思呢?

水的沸點是客觀存在的,不是人為規定和發明的,人類最多是搞了個度量衡來方便自己知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