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69章 鐵浮屠主控,岳飛來了(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柺子馬騎兵之間拉開距離,似水銀瀉地般湧進宋軍的勢力範圍,在咆哮的鐵蹄聲中,無數箭簇撕破虛空,發出尖銳的鳴叫,朝宋軍所在的範圍,像寒風中的大雪一樣刷刷落下。

很快,地面就插滿了箭矢,有宋軍騎兵的戰馬已經中箭哀鳴。

前方柺子馬射完迅速迂迴而走,後面連貫性補上,一氣呵成。

經典的高機動性騎射戰術,相互配合得密不透風。

如果是輕甲步兵,或者說步人甲和己方騎兵數量不足,對上這種地形上的柺子馬,幾乎沒有任何勝算,只能被拐子馬一步步消磨掉。

宋軍騎兵也在奔跑中,快速展開了隊形,騎射部分的宋軍予以同樣的還擊,而長槍騎兵則披甲直上,冒著密集的箭雨,瘋狂衝鋒起來。

此時,西邊天幕之上的層雲,遮住了太陽,只露出一些光斑裂痕,偶爾有一絲光柱斜著垂落下來,映照在早已斷裂的鐵槍上,發出殷紅的光。

在後方,廣袤的村落和田野之間,無數人都在等待著這一戰的結果。

倒是河間城目前的戰況,早已悄悄傳到了南面,在南面,還駐留著無數來不及撤走的百姓,以及從燕地南逃下來的百姓。

百萬金軍圍攻河間的訊息,在後方早已掀起波瀾,四處都是壞訊息。

有傳聞河間已經被破,趙官家不知所蹤。

也有傳聞王師還在堅守河間,但是趙官家突然病逝。

更有甚者,說趙官家已經被金人擄走,金人的鐵蹄已經越過了河間防線,即將大規模南下。

十八年前的舊事,將再一次上演。

倒是民間已經有人開始自發組織一些武裝,開始北上,打算配合王師,對抗金人。

各地雖然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架勢,卻也有無數人站出來,準備隨時奔赴戰場。

“爹爹,嶽帥在不在河北?”路邊的少年問前面的人。

“聽說在河北駐守的是吳帥,嶽帥不在河北。”

“若是嶽帥在河北就好了。”

“諸位不必擁擠,各自拿好武器,沒有甲,諸位不要多問,我們必須在天黑之前出發,這裡離河間有兩百里,聽說幾人在那裡聚集了大量騎兵,我們絕不能讓金人的騎兵南下到我們的村子。”

“武大郎,以前罵你的事,不要放在心上了,那都是咱的錯,如果這次咱都能活著回來,咱把咱家裡藏了好多年的好酒拿出來一起喝!”

“以前是我的馬跑到你的田裡踩死了不少苗子,最該道歉的是我!”

“我更不該去毀了你的田,如今金人又要再一次南下了,現在想起以前那些事,覺得自己簡直愚不可及,有什麼事不能好好商量呢,有什麼比我們過安穩的日子更重要呢?”

武大郎也感慨道:“是啊,等咱回來,都烙幾個餅給你,如果能活著,以後所有人都好好過日子!”

眾人紛紛應聲道:“活著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小時候聽父輩說金軍第一次南下的時候,村落都被殺空了。”

前面有人大聲呼喊著:“十二歲以下的不準入隊,跟著你們的孃親南下去!”

人群在寒風中湧動著,就像無根之萍。

北面的河間城外,宋軍騎兵已經全部被拐子馬纏住。

那密集嚴密的鐵浮屠,就像一座座佇立在平原之上的鐵塔,在天海的冷光中,肅靜而冷酷地凝視著前面。

只要前面的防線被他們砸碎,就能將河間包裹起來,抓住趙官家,像箭簇一樣鋒利的柺子馬群,就能快速南下,進入中土世界最繁華的地方,將那裡的財物全部劫掠而走。

在河間城下,一隊隊步人甲,列出一塊塊如同刀切一樣的方塊,他們同樣凝視著前方。

他們的背後,不只是一個皇帝,而是萬家的燈火,是家人,是孩子,是故土。

巨大的戰鼓,震碎寒風,在河間城的四處迴盪。

步兵軍團的前鋒部隊開始往宋軍推移,隨著距離的拉近,開始做小步慢跑,那有節奏的腳步聲,震得地面砰砰作響。

“大金萬歲!”金軍精銳步兵大聲呼嘯起來,聲音整齊一致,震動四野。

看得出來,這一次沒有任何虛的,全部是精銳。

他們每一個人的身體都強壯有力,面目粗獷如刀削一樣,氣息旺盛,隨著小跑起來,全身的血液似乎也沸騰了,彷彿每一個呼吸都充滿了力量。

最前面的三排推著足足兩米高的簡易木車,顧名思義就是民間的板車,前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