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57章 破局在即(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金軍是萬萬沒有料到,宋軍還有火藥。

並且火炮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趨勢。

起初金軍步兵還能堅持硬抗,艱難地往前推進,甚至金軍的炮兵營還做了十足的準備,打算以火炮回擊,在死了好一些人後,金軍絕望地發現,他們的火炮射程根本無法抵達宋軍陣營。

於是,這場攻城戰,在天黑之前,以金軍失敗而告終。

夜幕降臨後,憤怒的金兀朮在營帳內大發雷霆。

金軍高層一時間,情緒頗有些低沉。

這河間城在宋軍火炮的駐守下,如同銅牆鐵壁一般,騎兵是進不得,連步兵加上鵝車,也敗下陣來。

金兀朮此人脾氣天生火爆,只是後天因從政,剋制了許多,眼下局勢不順,顯然是無法再剋制了。

他拿著一把十幾斤重的大刀,在營帳內亂砍,什麼桌案、茶几、木架,都被他砍得亂糟糟的,一地狼藉。

站在周圍的人,額頭冒冷汗,深怕魏王殿下一刀砍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參與步兵攻城的耶律勃,大氣不敢出一個,他杵在一邊,背後早已被冷汗浸溼。

“殿下,我有一言。”

這個時候,還是韓企先站出來說了話。

“韓相公請說。”兀朮停下刀,語氣頗有些冷。

“現在應該立刻調集一萬精銳去城南,連夜填平城南的壕溝。”韓企先說道。

周圍人臉色皆變,兩次受阻,還要再連夜跑去城南再撞一次牆?

時漸出列說道:“不妥!城南必然也有宋軍火炮,下官覺得現在當務之急是放棄河間,連夜南下,渡過北黃河,快速殺入宋人的河北東路和京東西路,利用我軍騎兵靈活戰術,展開戰線,而不是被宋軍困死在這河間。”

“殿下,下官覺得時侍郎所言極是。”

又有人站了出來,是劉萼。

“宋人明顯是想讓我們繼續待在河間,說不定其他地方已經在秘密調兵,當下不如立刻大軍南下,進入宋國腹地,搶奪更多的城池!”

“殿下,南下萬萬不可。”樞密副使曹望之反對道,“一旦南下,我軍兵力快速分散,若宋人封鎖北面各個要道,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軍在南面會被宋人慢慢包圍,軍心不可能支撐太久,這是明擺著的死路!”

他說完,還不忘記加一句:“劉侍郎此番說要南下,恐怕是另有目的吧!”

劉萼聞言一怔,怒視曹望之:“你胡說八道!”

曹望之繼續說道:“難道不是你想南下,方便聯絡宋人?”

“殿下,他汙衊下官!”劉萼指著曹望之罵道。

像曹望之這種人,原本是大宋官員,第一次宋金之戰之後,就投奔了金國,一直為金國效力。

金兀朮這些年的許多新政,包括地方管理,都有曹望之這一類官員參與。

可以這麼理解,金國在軍事組織層面非常強悍,但是治國方面卻經驗不足,也缺乏一套成熟的帝國官僚體制。

正是金國的漢人,一手建立了這些。

但是金國的漢人與漢人是不一樣的。

曹望之之前是宋人,而且還是大宋的官員,讓他南下?

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殿下,南下絕對是死路一條!”曹望之繼續說道,“韓相公說的有道理,現在去城南是最佳選擇,下官之前聽耶律勃彙報軍務,雖然我軍步兵在城東被宋軍擊退,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宋人在城東的火力,更準確的來說應該是火炮,數量是沒有城北充足的,這說明宋人的火炮數量已經到了極限。”

金兀朮聞言,目光立刻釘在了耶律勃身上。

耶律勃全身一顫,趕緊說道:“當時大軍確實有一小部分沒有遭受到宋軍火炮的轟擊。”

兀朮又看向韓企先,韓企先則說道:“宋人的火藥到底有多少,我們無法預估,可能有很多,也有可能已經見底了,但是,火炮的數量卻未必跟得上了。”

“火炮比火藥更易得才對。”劉萼反駁道,“韓相公何故說火炮數量不足?”

“後勤的運力是有極限的。”韓企先說道,“按理來說,火炮沒打出一發,會停歇才對,但宋人的火炮卻能連續對我軍發起進攻,這說明宋人採取了火炮交叉射擊,而且在固定的地點,保證了充足的火炮,並且排列出了能夠保證火炮間隔時間極短的陣型,其中火炮與火炮之間相隔近,是基礎,這必然無法保證火炮伸展開。”

韓企先一言點破了趙寧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