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54章 踢到鐵板了?(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蕭布愣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

自己送來如此重要的情報,為何魏王還要殺自己?

但很快蕭布突然想通了。

自己本來是前鋒,突然回來,已經引起不少人的疑惑,又帶回來如此駭人聽聞的情報。

若是這情報傳開,必然引起軍心不穩。

比起軍心不穩,自己一個小小的猛安,算得了什麼?

蕭布頓時後悔不已,又想起之前韓企先讓他趕緊回戰場,原來韓企先是在救自己。

“殿下,看在末將多次為大金立功的份上,饒了末將這一次!”

“軍令如山,豈能兒戲!”兀朮翻臉不認人,他轉過頭去。

韓企先有些同情地看著蕭布,他是在戰場上被宋軍的新武器衝昏了頭,或者說宋軍新武器對他的認知衝擊實在太大,他才急著回來要親自稟報這件事。

但一軍統帥,要面臨的問題,往往比蕭布面臨得複雜得多得多。

就像那些拿三千一個月的人,不知道拿三萬一個月的人在想什麼,拿三萬一個月的人,同樣也不知道一個月能賺三十萬的人在想什麼。

士兵無法理解將軍的想法,將軍同樣沒辦法看到元帥看到的問題。

蕭布被押送到軍前,一刀砍了,傳首三軍。

蕭布送回來的情報,到韓企先和兀朮這裡,戛然而止。

金軍只是認為蕭布是臨陣怯戰。

韓企先低聲提醒道:“殿下,人死了,但問題還在。”

“本王知道。”

“右翼的騎兵,如何安排,才是現在我們要處理的。”

“你認為宋人的火藥還能支撐火炮多久呢?”兀朮看著韓企先,他好像在問韓企先,卻也好像在問自己。

韓企先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按理說,宋人的火藥應該消耗極大。

但有一個很細節的問題,讓韓企先想不通。

根據蕭布所言,他的騎兵在距離宋軍一里之外,宋軍火炮就開始密集地發射。

如果宋軍的火藥很吃緊,宋軍的操作會如此隨意?

而且根據火炮射程、準度來推算,宋軍在右翼短時間內,是大量的交錯開炮,火炮數量極其充裕。

根本沒有任何後勁不足的跡象。

但事無絕對,也許正是因為火藥劑量不足,才故意如此,達到威懾敵人的地步。

“火藥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兀朮再次強調,這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幾乎是常識問題。

這個問題就像你問21世紀的人,如何能爆破地球,對方卻回答了一句:這還不簡單嗎?300億顆核彈就能爆破地球!

也不知道他是在說爆破地球簡單,還是造300億顆核彈簡單。

也有可能是張嘴比較簡單吧?

顧名思義,武器的威力在提升的同時,如果不能提升武器的數量,是無法真正逆轉大局的。

韓企先心中卻有不好的預感,他預感到左翼要出事。

果然,很快左翼的情報送了回來。

左翼騎兵遭遇宋軍火炮打擊,死傷超過三百,被迫撤退數里之外,進入偵查狀態。

但韓企先沒有立刻勸兀朮,這個時候不是勸不勸得動兀朮的問題,而是一切都像迷霧一樣,無從開口。

像韓企先這種人行事是極其縝密的。

“傳令兩翼!繼續衝鋒!”兀朮斬釘截鐵地說道。

他沒有把話說死,沒說敢撤退者殺無赦,這說明他已經留了很大的餘地。

軍令很快傳到兩翼騎兵那裡。

兩翼騎兵起初的總兵力加起來足足有一萬六千多,數量是極其充裕的。

就算宋人有火炮,兀朮不信宋人的火藥能再持久下去。

軍令如山,兩翼的衝鋒再一次展開。

只不過這一次蕭布回不去右翼了。

蕭布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執行上司命令的時候,政治穩定,永遠比急於揭開真相要更重要。

因為政治一旦不穩定,不需要真相來衝擊,自己內部立刻就崩了。

一件事的表達方式有一千種,絕不能用最壞的那種方式表達,輕則丟了工作,重則丟了命。

“陛下,金軍兩翼退走後,又開始向我軍推進。”

望著遠方那模糊的輪廓,趙寧卻是淡然地笑道:“人們總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接受新鮮事物。”

眾人不由得回想起前一段時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