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46章 報廢的鐵浮屠(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韓常環顧四周,心中大怒。

眼下局面正是最關鍵的時候,宋軍步兵雖在增援,但也只是在硬撐了,只要再給他一點點時間,哪怕是一點點時間,必能衝開宋軍步兵防線。

只要宋軍這步兵防線一破,以宋軍右翼目前的狀態,用鐵浮屠衝殺,那是秋風掃落葉。

在這緊要關頭,韓常朝西面望去,那裡還有之前一直與宋軍騎兵遊斗的柺子馬。

而且右翼的柺子馬數量可不在少數,右翼的柺子馬總兵力至少三千以上,遍佈在這方圓數里之地。

這算還是韓常為自己遇到極端情況,留的一手準備。

柺子馬對現在鐵浮屠的困境有什麼幫助作用呢?

有,而且作用極大!

鐵浮屠這種重灌騎兵最大的優勢是集體衝鋒,一旦形成衝擊力,極其恐怖。

但如果沒辦法突破,騎兵與騎兵之間的間距快速拉近,整個衝鋒潮會慢下來。

空間一旦壓縮下去,騎在馬上的騎兵,就是活靶子。

而柺子馬作為中型騎兵,機動性極高,能協助鐵浮屠快速清掃周圍的敵人,為鐵浮屠撕開一條口子。

混亂的戰場中,周圍到處都是慘叫聲和喊殺聲,韓常大口大口喘氣,他隱約看見柺子馬群已經向這邊靠近。

本來想下馬步戰的韓常,猶豫了一下,沒有下馬。

但是韓常似乎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忽略了一點,既然柺子馬數量足夠多,柺子馬是否提前發現了岳雲的行跡,並且已經提前狙擊了?

既然前提狙擊了,為何岳雲還是如此快速便趕到了主戰場?

原因很簡單,因為岳雲率領的這兩千重騎兵,實力過於強悍,彪悍的柺子馬,和他們對沖,可能一個回合都沒有,就被擊穿了。

或者說,周圍的宋軍中型騎兵,也加入了戰場,使得柺子馬本身就無法全力快速迂迴,對鐵浮屠的支援有些鞭長莫及。

過了好一會兒,鐵浮屠的空間越來越小,前面湧來的宋軍步兵越來越多,形成了一排又一排新的防禦縱深。

韓常知道這個時候再不下馬步戰,都得死在這裡。

他第一個下馬,猛地揮動手中的鈍器,砸在了前面一個宋軍騎兵戰馬的頭上,那戰馬哀鳴一聲,歪倒在地上。

空間被擠壓,是雙向的,鐵浮屠沒了伸展的空間,背嵬軍也沒有了。

既然都無法再用騎兵的衝勢,背嵬軍也開始下馬步戰。

關於騎兵下馬步戰這件事,對於一般的騎兵極難,但對於背嵬騎兵和鐵浮屠卻不是難事。

而且騎兵能下馬步戰,絕對是戰場中極狠的殺手鐧。

例如歷史上就有記載過一段:習尼列與移刺補、奧屯撒屋出、崔尹、僕根撒屈出以兵五千沿壕為狀,餘兵皆舍馬步戰,擊其前行騎士,走之。於是,行馬以前衝以長槍,行馬以後射以勁弓。良輔兵稍挫,習尼列乘勝麾兵,撤其行馬,破其七陣。

意思是,金人發現宋軍方陣四周都有拒馬,於是騎兵皆下馬,趕走宋軍騎兵後,弄走了拒馬,最後大破宋軍。

當然,此時情況不同,鐵浮屠能下馬步戰,背嵬軍也能下馬步戰。

而且還有一大批步人甲就在眼前,所以下馬步戰,韓常也佔不到便宜了。

方圓數里,場面一度陷入到混戰中。

戰馬們就在戰場的中央,四周都是披著重甲計程車兵,他們都拿著鈍器,例如錘子、斧頭、狼牙棒、鐵骨朵、長槍等等。

到處都是鐵器與鐵器砸在一起碰撞出來的聲音。

最慘烈的戰爭,就是用最粗暴、簡單的方法。

柺子馬和宋軍騎兵已經沒辦法介入進來。

雙方殺得眼睛發紅。

在宋軍人數的優勢下,鐵浮屠士兵死傷明顯更多,而且從右翼出來的步人甲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金軍步兵前鋒由蕭裡束統帥,推進到了戰場中央,他們越過那些死去的籤軍的屍體,向宋軍前鋒步兵推進。

“報!猛安!韓都統的騎兵在東南方向五里的地方受阻,需要增援!”

蕭裡束聞言立刻帶著人向東南方向挺進,並且明顯加快了速度。

按照金國的軍規,上級軍官戰死,他要被砍腦袋的。

蕭裡束幾乎是狂奔,按照計劃原本是從正前方攻擊宋軍步兵的,但現在他卻顧不了那麼多了。

但蕭裡束終究開始晚了,當他靠近那片戰場的時候,鐵浮屠已經死傷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