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39章 主力大會戰(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側後方的柵欄數量明顯減少,至少相互之間間隔擴大,雖說那裡的步兵防禦本身陣型嚴密,卻也不至於外圍就密不透風了。

實際上側翼和前面,也有許多地方沒辦法用柵欄堆起來。

畢竟一支萬人規模的大軍展開列陣,想要短時間用柵欄全部圍起來,不太現實。

即便如此,主將也不會那樣做。

防禦密不透風的同時,也會限制住自己主動出擊的機會。

金軍在側後方做了常識性的騎射襲擾後,便陸續撤退。

直到中午的時候,雙方都沒有正式打起來。

“還是沒有探查到金兀朮的行蹤?”薛弻問唐青晏。

“元帥恕罪,金軍實在太多,據說主力沒有掛帥旗。”

“這不可能怪你,金兀朮是有意隱瞞自己的行蹤,你下去繼續刺探。”岳飛說道。

“是!”

唐青晏退下後,薛弻說道:“元帥,金兀朮絕不這路來霸州的金軍中,他必然是想拖住元帥,自己則親率精銳南下,依下官看,暫且不要與金人正面作戰,以免陷入僵局,而無法快速回援河間府。”

“不,金人既然來了,豈有避而不戰之理。”岳飛堅定地說道。

“那金兀朮……”

“靜待戰局變化。”

中午,霸州城內的宋軍開始出城。

宋軍也兵分三路,中路在北城門外列陣,左右兩路在城東與城西數里之外展開。

午時下四刻,宋軍的整個軍陣才全部列陣完畢。

金軍三路橫列在霸州城以北,橫陳至少二十里,戰場空間拉得足夠大,這也給騎兵留出了充足的迂迴空間。

更給各路大軍留出了隨時變動目標的空間。

指揮這樣大規模的戰爭,是需要高超的指揮技巧的。

宣和與靖康元年,宋軍一觸即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宋軍已經喪失了大軍團會戰的能力。

這種大軍團的協同作戰,對各層級的軍官配合極高,也就是說對組織的調配能力是大考驗,對資訊的疏通和快速處理能力,也有著極高的要求。

像當年張浚指揮長安大會戰,那是抱著必敗的決心,把人全部強行安排在戰場上送死,根本不存在這大軍團的協同。

而現在,宋軍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宋軍。

宋軍需要的不是拖住金軍,更不是在這裡送死消耗金軍,而是真正的正面擊敗金軍,並且消滅金軍的有生力量。

當然,指揮三萬人的大軍團,對於岳飛來說,遊刃有餘。

此時岳飛就在中路,他的帥旗在早春的風中飄揚,中軍的主力在北城外展開。

與此同時,他對前鋒營的命令也發了出去。

未時上四刻(下午兩點),岳雲部的兩翼騎兵開始出動。

他們身披鐵甲,手持長槍,迅捷如風,很快就迎戰上了一直在附近遊走的柺子馬。

雙方的騎兵在方圓十里的範圍內突殺,一時間,勝負難分。

“魏王殿下,宋軍前鋒騎兵已經出動了。”

斥候發來了最新的情報。

中軍帥營中的金兀朮關切地問道:“岳飛此時何在?”

不多時,又有斥候回來。

“魏王殿下,宋軍主力已經出城,我們在北城外看見宋軍帥旗。”

“好!”金兀朮大喜,“岳飛果然在霸州,果然出戰了,讓前鋒衝殺,誰敢退一步,格殺勿論!”

“得令!”

不多時,金軍的戰鼓聲突然響起來,聲音直入雲霄。

“殺!殺!殺!”

震天的呼喊聲似海嘯般滾滾而起。

密密麻麻的前鋒步兵,如潮水般朝岳雲部衝來。

“贏官人,金軍殺來了。”

“火炮營轟擊。”岳雲下令道。

“得令!”

火炮營計程車兵早已準備好,他們接到命令後,開始填充火炮,往炮膛裡塞鐵珠。

等金軍前鋒抵達兩百米的距離,宋軍的火炮營中爆發出震天的火炮聲。

隨著一片片青煙滾起,暴雨般的鐵珠朝前面無數金軍衝去。

一時間,密集的金軍潮被掀起了一片有一片像水花一樣的人群。

那些被轟擊中的人,連慘叫都來不及,就倒飛了出去。

那一顆顆鋒利的鐵珠,切開他們的麵皮,割裂臉骨,擊穿眼球,撕裂手臂,炸裂出一朵朵殷紅的血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