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93章 大國之爭,小蝦米遭殃(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宋軍戲做的可真是夠足啊!

北上狩獵多次,營造出一副尋常行為的姿態。

完顏銀術可面帶著冷笑。

在某一次,就不回去了,從北面展開大迂迴,徹底擺脫自己斥候的視野,繞道南面,快速對弘吉剌部展開突襲。

這種迂迴,對騎兵要求非常高。

主要是對行軍要求高。

“都統,達爾罕派人來,要求我們出兵驅逐宋軍!”

驅逐宋軍?

完顏銀術可肯定不會和宋軍正面打的。

因為現在是宋金議和階段,正面打一是對自己在戰場上沒什麼好處,二是上京和燕京的人都會把矛頭指向他完顏銀術可,挑起政治矛盾。

完顏銀術可的戰爭目的不是擊敗宋軍,而是讓宋軍從草原退走,解除上京西面的軍事威脅。

如何解除上京西面的威脅?

金人的邏輯跟楊再興的邏輯是一致的:打掉對方的後勤根據地,沒了補給,對方就會撤兵。

所以,完顏銀術可立刻集結大軍,完全無視了弘吉剌部,而是快速朝啜河的塔塔兒部殺去。

經歷了整整一日,宋軍對住在這片草原上方圓數十里的弘吉剌人展開了快而狠的打擊。

往後的每一天,當弘吉剌人再次提到這一日的時候,都會被無盡的恐懼和絕望所支配。

弘吉剌人被拋棄了,達爾罕只能帶著逃出來的人繼續逃。

草原這麼大,宋軍卻不可能一次便滅了一個部族,這不現實。

事實上,楊再興也沒想過一天就能滅弘吉剌部。

摧毀金軍的補給根基,才是楊再興最根本的目的。

四月二十二日,弘吉剌部被突襲了兩天之後,達爾罕的人回來刺探,發現宋軍並未就此離去。

不僅如此,所有的補給都被宋人俘虜。

四月二十五日,被突襲的五天後。

達爾罕憤怒地質問回來的斥候:“找到完顏銀術可了嗎!”

“大汗,金軍沒了蹤影!”

“兩萬多金軍,就這樣沒了蹤影?”

你他媽的別告訴我,金軍看到宋人來了,驚恐地集體躲到了地下?

“大汗,我們發現了不少往西的馬蹄印,不知是金軍的還是宋軍的。”

“別說廢話了,快去找金人!”

“是!”

“密切監視宋軍的動向!”

“是!”

對於達爾罕來說,最慘的並非潰敗,而是那些牛羊被迫丟棄,現在落到了宋人手中。

糧食永遠是最最重要的,就算有一萬個岳飛組成一支軍隊,如果沒有持續的糧食供給,也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四月二十七日,完顏銀術可的兩萬五千兵馬推進到啜河一帶,對啜河的城池展開了閃電般的打擊。

最開始,不少塔塔兒人被突襲。

金軍所向披靡。

完顏銀術可狂喜,宋軍主力離開啜河,自己可以趁機打掉整個塔塔兒部的有生力量,徹底摧毀宋軍在這裡的根基。

突襲啜河的第一天,金軍順理成章地戰果頗豐。

但是到了第二天,就發現不對勁了,幾乎很難再抓到人。

一問就說進城了!

再問再說進城了!

於是金軍跑到城寨前面,騎兵的高機動性在城寨面前立刻失去了優勢。

攻城吧,沒帶器械,臨時修器械,沒帶足夠的工匠。

其實金人的攻城之術是非常厲害的,早在跟遼軍打的時候,就建立起了完善的攻城標準化戰術。

但是部隊的配置是因地制宜的,打遼國,打大宋,金人必須要配置大量的步兵,以及工匠,為軍隊隨時攻城拔寨做準備。

可是打草原,金軍的配置絕大多數是騎兵,因為草原上沒有城池,待一大堆的工匠,就顯得多餘而無用了。

可偏偏宋人在這一帶短時間內伐木修建起大量的城寨。

僅僅因為這個原因,讓本可以一次性將塔塔兒部徹底斷掉的完顏銀術可,在這裡遇到了釘子。

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展開對塔塔兒部最大的打擊,完顏銀術可立刻分兵開始行動。

“我就不信,宋人能將所有的塔塔兒人和他們的牛羊全部遷入城中!”

從啜河到俱倫泊也是有個兩三百里的,想要快速打擊,少說也要個好幾天。

慢了擔心北面的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