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82章 遼王要出局?(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寧將自己一些糟糕的情緒收拾乾淨,今日在垂拱殿的趙官家,與往常沒有任何兩樣。

垂拱殿先是沉默了片刻。

雖然沉默,但不少人已經興奮起來。

因為拉遼王下來,大有人在。

這一個多月,關於遼王事件的人可不在少數。

李擢的奏札都已經寫了好幾封了。

趙官家若是再不做出反應,無疑會讓許多官員議論紛紛,認為趙官家是想包庇自己的兒子。

而今日,趙官家主動提及,顯然就是搞遼王的最好時機了。

李擢第一個站出來,他說道:“啟奏陛下,應該依法嚴懲,如若不然,臣擔心明日某個縣城知縣的兒子,就會衝到老百姓家中肆意妄為。”

他這麼一說,彷彿立刻開啟了大臣們的話匣子。

第二個站出來的就是汪伯彥,他說道:“陛下,臣附議。”

第三個站出來的居然是刑部尚書韓肖胄,他說道:“即便李季該殺,遼王也應該拿出證據,將其羈押,按照司法制度定其死罪,而不是私自審判。”

但是蔡懋卻站出來說道:“此言差矣,諸位可知當時的情況?”

“即便情況危急,將人拿下,先行關押,也是可以的,犯不著直接殺了。”

“不殺如何威懾?”蔡懋繼續說道,“關押起來,就能讓其他商人乖乖配合嗎?你們誰能保證?”

汪伯彥問道:“殺了之後,如何快速讓民間商人持續調集糧食?”

“這個時候,是要餓死人的時候,是人命關天的時候,你們還想著跟商人們談條件!”蔡懋當場質問道。

這是蔡懋第一次如此主動,情緒如此張揚。

顯然,他也預感到了遼王的危機。

如果遼王再次被貶,對他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見汪伯彥還想說話,蔡懋繼續懟道:“我知道你們所說的官員治理地方的問題,殺了一個商人,引起其他商人的不滿,導致後續糧食運輸之難,那我來問諸位一個問題,商人的不滿,對誰最不利呢?”

汪伯彥說道:“自然是對百姓不利!籌備和運輸糧食,還需要民間商人,如果他們不滿,誰來運輸糧食!”

讓民間商人配合朝廷運輸糧食,不僅僅是宋代,很早以前中原王朝就這麼幹了。

古代的帝國也是知道,官僚體系的效率是很慢的,調運糧食這種複雜的精細化工作,全部靠地方官,絕對無法完成。

“放屁!”蔡懋很粗暴地回懟了一句。

他的表情甚至有些猙獰,眼神有些冷酷。

這一刻,他才終於不再掩飾自己,露出了自己鋒利的獠牙。

“我從未聽說有人將自己的失職,說得如此冠冕堂皇的!”蔡懋繼續懟道,“商人不滿,對誰不利?對百姓?這不是放屁嗎!商人不滿,只對地方官的統籌協辦造成了麻煩!”

“地方官為了讓自己輕鬆一些,就一味地討好他們,甚至在興州百姓凍死、餓死的時候,也不願意嚴厲懲罰他們,現在遼王出手了,給一些地方官造成了治理上的麻煩,某些地方官員,以及朝堂官員就不滿了!”

蔡懋言辭犀利,眾人一時間竟然不知該如何回答。

但蔡懋今日卻不打算放過,他繼續說道:“這是惰政!是懶政!為了讓自己方便治理,就犧牲百姓!用百姓來做擋箭牌!這種行為,無恥之極!”

大殿內一片死寂,一時間,連奸詐無比的汪伯彥也不知道如何回懟了。

其他人更是不敢接話,不敢過於得罪一個執政。

“蔡相公別忘了,遼王已經觸犯了律法。”說話的是孫傅,他站出來,眼神一甩,“無論蔡相公如何辯解,遼王觸犯律法已成事實,若是不依法懲辦,以後全天下的官員效仿,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往往最有用的,就是最簡單的。

蔡懋顯然想把事情複雜化,但無論多麼複雜,底層的邏輯卻是如此簡單。

“那孫侍郎認為該如何?”蔡懋問道。

“自然是由大理寺審理,依法處置!”

“若是如此,以後遇到危急情況,誰還願意挺身而出?”蔡懋冷冷說道,“你想要處置遼王,你去問問興州百姓答應不答應!若是如此,寒了天下人的心,那朝廷的德行何在!”

“那依照蔡相公之意,不予追究?”

“遼王隨即寫奏札回政事堂,闡明實情,又建議朝廷即刻安排協調糧食往興州,考慮問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