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69章 狹路相逢!(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報!陛下,我軍左路已經衝進宋軍主力步兵右側!”

“報!陛下,我軍未能擊潰宋軍主力步兵!”

“報!陛下,宋軍右路向我軍殺來!”

“……”

一連串的情報送到耶律大石的面前,耶律大石神色平靜地聽完,並未說什麼。

其實他將他的精銳幾乎全部壓到了左路,也就是額兒布思的軍團,那五千重灌騎兵,是他耶律大石麾下精銳中的精銳。

一般的將帥,喜歡玩平衡法,各路軍隊都配置一些精銳。

但耶律大石不一樣,他打仗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集中最精銳的軍隊,為全軍快速撕開一條口子。

這就導致其他路的質量不太行了。

例如耶律燕山統帥的右路,有一萬騎兵,可這一萬騎兵由回鶻人、突厥人、葛邏祿人組成,看起來浩浩蕩蕩,水平卻中規中矩。

這種用兵之法的特點是,能短時間內打出非常神奇的戰果。

但如果敵人頑強,死守不潰,耶律大石也會陷入被動狀態。

畢竟優點突出,缺點也一樣突出。

李彥仙此時打的正是耶律大石的右路。

李彥仙一馬當先,宋軍正面迎戰遼軍右路。

那些由突厥、回鶻、葛邏祿人組成的聯軍,怎麼可能是李彥仙手下精銳的對手?

雙方衝擊在一起,遼軍勉強支援了一段時間,宋軍便長驅直入,如同鋒利的劍芒,一路摧枯拉朽般,以不可抵擋之勢,擊穿了遼軍。

隨即,宋軍竟一路朝遼軍主力正營發動最猛烈的進攻。

數千鐵騎被鮮血染紅,似草原上的一抹驚鴻。

遠在十里之外的遼軍主力接到了宋軍鐵騎打來的訊息,無不震驚。

回鶻首領拔悉密立刻請命:“陛下,請讓臣出戰,臣必定取宋將首級!”

“好!拔悉密,你帶領你的人,去阻擊宋軍!”

“得令!”

拔悉密立刻統帥五千回鶻騎兵出戰。

丟失了北庭城,拔悉密心中是不服氣的,他認為宋軍是利用了新的武器才取勝。

而此次遼軍主力在此,以兵力優勢力壓宋軍,拔悉密認為騎兵相互作戰,宋軍無法利用新式武器。

他要趁此機會找回顏面。

李彥仙領著三千鐵騎已經殺紅眼,正如飢似渴地找獵物。

這個時候,拔悉密帶著五千回鶻萌萌噠率先跳了出來。

拔悉密:來啊!你過來啊!

於是李彥仙提著長槍,帶著人,便衝了過去。

於是拔悉密現場給李彥仙表演了一個陣前送人頭,充分且盡情地發揮了中華大地的優良傳統美德:禮輕情意重!

回鶻人一戰擊潰,遼軍高層再次受到震驚。

但耶律大石卻仰天大笑起來:“諸位不必驚慌,宋軍精銳來此,正合朕意!”

耶律大石的戰術特點本就是猛攻快打,又以絕對優勢兵力壓宋軍。

如果宋軍最精銳的一支到了他的陣前,意味著宋軍主力陣營的力量是相對削弱的。

耶律大石並不看局面的勝負,他看的是整個戰局。

現在整個戰局的事態就是遼軍已經打到宋軍的主力陣營前,並且對宋軍主力陣營發動了瘋狂的攻擊。

雖說宋軍也殺到了遼軍主力面前,可兵力懸殊。

就看誰的主力先崩潰。

誰先崩潰,誰就輸。

而不是說拔悉密把人頭送了,耶律大石就要開始罵娘,那不是一個優秀的主帥所為。

李彥仙自然也明白現在的局勢關鍵,誰的主力先潰敗誰就輸。

所以,時間對於李彥仙來說,是最寶貴的。

一路切瓜砍菜一樣收拾了回鶻人後,李彥仙兵鋒直指遼軍主力。

這時,葛邏祿人首領裴達幹出列請纓:“陛下,讓臣去,臣必取宋將首級!”

裴達幹當然不蠢,他聰明著。

眼看拔悉密的回鶻騎兵被摁在地上爆捶了一頓哭爹喊娘地逃回來了,他還去,這還不蠢?

裴達幹正是因為看到回鶻人和宋軍打了一場,所以才想著主動請纓。

他說話之前是權衡過一番的。

宋軍能打到這裡來,說明之前和耶律燕山的主力進行過一次慘烈廝殺,又跟回鶻人殺了一遍。

就算再強,體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吧!

裴達幹:那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