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58章 大宋與大遼的再次相遇(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陛下,這種石頭還不是單純的芒硝,裡面只是含有芒硝。”

陳規仔細看了半天說道。

趙寧只是點頭,不發表任何意見。

畢竟他對這些是一竅不通。

對自己不懂的領域,不輕易亂說,是對知識的尊重,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自重。

“火硝的含量很多。”陳規仔細嗅了嗅,“可以分離出來,進行火藥的研製。”

趙寧問道:“如果數量足夠,上次我們提到的炸藥,是不是可以批次製作了?”

“是的,陛下,上次提到的炸藥,主要還是從劑量上來說的,如果此次能提供充足的量,軍隊裡是可以配置大量的炸藥的。”

他這裡說的炸藥,其實還是黑火藥,而不是tnt,無非是劑量增加,從外形上做了調整。

只要劑量足夠多,可以埋在城樓下,把金國的城池炸崩塌。

“那海軍的火炮配置數量也可以提升起來?”

“可以。”

“好!朕已經通知各個邊帥,讓他們提報火炮數量,軍器監要做好將國朝火炮數量再增加至少五倍的準備!”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靖康十五年就過去了。

靖康十六年的正月,東京城一直在飄雪。

趙寧除了參加不少春節的禮儀以外,其餘的時間經常往格物院走。

他只做兩件事:

一是關心火藥擴產的進度。

他雖然不懂製作火藥,每天看見格物院對火藥配比的迭代,心中也頗有成就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高昌運回來的火硝數量也越來越多。

軍器監生產火藥的製作坊也做了大大的調整,無論的地盤還是人手,都做了全面補充。

二是關心水泥路的鋪設問題。

目前東京城內多條街道已經鋪上了水泥,包括御街,此時已經是一條水泥街。

當然,這種水泥和21世紀的水泥質量沒法比,卻比過去的路要好得多。

東京城終於告別了一下雨就泥濘遍地的境地。

不過對於趙寧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從汴京到雁門關的水泥路,汴京到真定府的水泥路,以及汴京到長安的水泥路。

轉眼到了三月,連西域的冰雪也開始融化。

拜不花急匆匆走到虎思斡耳朵城皇宮門口,床古兒攔住了他。

“床古兒將軍。”拜不花的語氣中帶著幾分顫抖。

“閣下是……”

“我是拜不花,是亦難赤汗之子。”

“哦哦,我想起來了。”

“床古兒將軍,我們南下興州,遭到宋軍打擊,損失慘重。”

“這件事我聽說了。”床古兒嘆了口氣說道,“我多次提醒亦難赤汗,一定不要掉以輕心,要重視宋軍,你們是不是南下之後,起初仗著人多,打了兩場勝利的仗,就得意忘形了?”

“這……”被床古兒說中,拜不花有些詫異,他說道,“天佑陛下回來了嗎?”

“回來了。”床古兒說道,“天佑陛下也是剛回來不久,王師已經在河中擊敗突厥聯軍。”

說到這裡,床古兒的語氣中充滿了幾乎沒有絲毫掩飾的自豪。

這件事也足以讓所有契丹人自豪。

就在去年九月,耶律大石的軍隊,在河中地區,擊敗了各國聯軍。

塞爾柱蘇丹桑賈爾兵敗逃走,契丹人的勢力正式推進到阿姆河以西,距離裡海只有不到四百里的距離了。

整個塞爾柱帝國都在耶律大石的兵鋒前瑟瑟發抖。

無論的七河流域還是河中地區的各族,現在都已經臣服在了耶律大石的面前,西域世界新的霸主出現了。

這場戰爭,在正史上叫做卡特萬之戰。

它大大削弱了塞爾柱帝國的實力,從而變相地為黑海邊上的羅馬帝國減輕了軍事壓力。

“請床古兒將軍待我去拜見天佑陛下。”

床古兒一副很為難的樣子,指著另一邊的幾個人,對拜不花說道:“這位是再凱爾,畢勒哥的兒子,他從葉密立找到虎思斡耳朵城來,在這裡已經待了兩個月,還有這位,拔悉密,也是畢勒哥之子,他們都在等著想要見天佑陛下。”

拜不花愣了愣,說道:“我們現在非常緊急,宋軍已經兩次打到我們的牧場。”

“巧了,他們恐怕比你更急,宋軍已經佔領了高昌城和北庭城,並且在天山以北的牧場出兵不下十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