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35章 西出玉門關(第三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看完京師的急報,岳飛沉默下來。

眾人見岳飛如此,心生疑惑,杜松忍不住問道:“嶽帥,怎麼了?”

“派使者去雲內州城外,就說我們要與金人談判。”

眾人更是驚疑,打得好好的,怎麼說談判就談判?

“嶽帥……”

“快去!”

使者派出去了,到了雲內州城外。

很快烏延蒲盧渾就接到了宋軍要談判的訊息。

“宋人又想要耍什麼陰謀詭計!”

雖然篤定是宋人的詭計,但烏延蒲盧渾還是派使者出城去見了宋人的使者。

雙方經過一個下午“愉快的協商”後,雙方的使者一瘸一拐地回去了。

烏延蒲盧渾聽完彙報後,憤怒地說道:“老子就沒搶幾隻羊回來!還什麼還!”

“可是都統,宋人說不還羊,就攻城!”

“怕他們不成!老子早就等他們攻城了!”

轉眼五天過去了,在啜河的牛皋忽然收到一封急報,當天收拾了一番,便帶著數百騎兵,快速南下。

牛皋走得非常快,兩千裡地,回也只用了五天。

這十天之內,宋軍雙方各自派出數支小規模的軍隊,在雲內州城外方圓十數里,打了不下二十場。

甚至如岳飛所料,金人還派了一部分騎兵進入安北府去打高機動性縱深戰術,雖然效果甚微,卻也給宋軍後方形成了威脅,使宋軍運輸糧草有了忌憚。

整體來說,雙方各有勝負。

但宋軍主力的行為忽然變得非常保守,十天之內都沒有大的行動。

這讓之前被打出陰影來的蒲察石家奴腦袋上冒出了許多問號。

難道宋軍要打持久戰?

不對啊!

宋軍打持久戰?

打持久戰對宋軍有什麼好處?

五月二十三日夜晚,牛皋急匆匆趕到岳飛所在的主力軍營,見到了岳飛。

“你回來了我就放心了。”岳飛一把握住牛皋的手,目光中閃爍著激動。

“嶽帥,到底發生了什麼,急召我回來?”

“十天前,陛下給了我一封急報,讓我們從雲中撤兵,停止與金人作戰。”

“為何?”牛皋忍不住問道。

“西北出了大事,高昌國殺了我們的使者,俘虜了許多商人,徹底斷絕了商路,朝廷已經打算發兵西域。”

牛皋怔了怔,說道:“打高昌小國,還需要朝廷停止與金人的戰爭?”

牛皋的意思也是,讓西北天武軍發兵高昌,滅了就行了,完全不影響與金人的作戰。

“你有所不知,高昌背後是契丹人,現在朝廷掌握的訊息是契丹人耶律大石這些年在西域擊敗了西域各部,形成了強大的勢力,若是朝廷派兵滅高昌,必然會觸及耶律大石,陛下是擔心他派人前來支援高昌,使西北陷入持久戰,西域遼闊,一旦陷入持久戰,戰局必然不能明朗,後勤壓力變大,若是此時此刻我們繼續與金軍打,拿下雲中府,必然引來兀朮的援軍,將宋金戰爭擴大化。”

聽岳飛此言,牛皋是明白了。

現在還是兩軍在雲內州打,一旦宋軍真的把雲內州打下來,訊息傳到兀朮那裡,兀朮絕不會善罷甘休,他十分有可能掀起宋金全面戰爭。

大宋朝自然已經準備好了,可現在西北出了這檔子事,西域的戰局是不明白的。

聽岳飛這口氣,不排除朝廷會從其他邊鎮調兵支援西域。

總之,事關天下存亡大事,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如此冒險。

但牛皋還是問道:“為何不先討伐金國?”

“我不知道,這是陛下的安排,陛下讓我速速回京,但眼下雲內州的戰況還在僵持,所以我召你回來主持這裡的大局,你辦事向來沉穩,交給你,我才能放心回汴京。”

岳飛嘆了口氣,眼中多少還是有些不甘心的。

他又說道:“既然陛下打算先討伐西域,與金人的作戰,就此化解,但不能直接退兵,否則金人會得寸進尺,提出停戰的條件,讓金人將之前搶的交出來,各自退一步。”

“若是金人不願意,而是秘密增兵呢?”

“我在雲中安插的眼線多次傳回密報,金人並未繼續增兵,這件事卻也不能立刻篤定,還是得根據局勢變動做判斷,若金人持續增兵,我再奏報朝廷,根據局勢變動再做調整,總之,目前你要穩住這裡的局勢,不要再擴大戰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