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96章 對付日本的最有策略(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崇德天皇被迫退位,並且被快速軟禁起來。

才一歲的體仁繼位,也就是近衛天皇。

第二天一大早,崇德罪己詔先發出來,立刻在京都引起所有人的震驚。

尤其是公卿家族。

當然,公卿家族昨晚公佈訊息之前,就已經知道了,現在之所以震驚,是因為需要震驚震驚,配合一下流程。

他們震驚的不是崇德天皇退位,而是崇德天皇一意孤行,給京都引來了大禍。

於是當天,公卿家族齊聚到鳥羽上皇的宮殿,就目前的形勢展開了一場熱烈的大討論。

討論的結果其實早就註定了:派使者去大宋請罪,戰犯崇德,我們給大宋抓到了,這一切都是他的錯。

要具體執行,還得先派人去石見國和大宰府走一趟,與此同時派人去大宋。

說幹就幹,使者當天就收拾行李出發了,分三路。

六月初一一大早,韓世忠讀完梁紅玉的信,便提筆開始回信。

梁紅玉的信寫得很含蓄,大多數時候表達的是對韓世忠的思念以及為家人報平安。

少部分文字裡透露出目前東京城的政治風向,尤其是對遼王的政治評價。

幾乎是正面的評價。

可以說,靖康十四年的遼王,由於軍功卓著,威望達到極點。

可是梁紅玉也在信中隱晦地表達了她的擔憂。

遼王作為親王,邊功日盛,儼然成為了一個眾人矚目的政治新星,這必然會吸引更多人向遼王暗送忠心。

當今趙官家是一位強勢之主,強勢的君王,會允許一個親王身邊環繞太強大的勢力嗎?

梁紅玉最後更加隱晦地說了一句:月有陰晴圓缺。

意思是,滿月之後,就開始虧損了。

韓世忠不由得感慨,自己的良人,在政局方面的洞悉能力,遠超自己。

遼王如今確實勢頭大盛,可真正決定他未來能否繼續往上走的,恰恰現在才真正開始。

韓世忠只是簡單地回了梁紅玉一些日常的事務,並未說什麼。

畢竟他身為邊帥,書信方面是需要格外謹慎的,若是書信中僭越之辭,被中途截獲,軍督府那群傢伙必然會鬧翻天。

寫完信後,韓世忠走到前堂,下面的人這才送來早膳。

早膳還是很豐富的,魚、蝦,還有肉類和粥。

現在正是盛夏,早餐中還準備了涼飲,甚至有從瓊州運過來的椰子。

正在韓世忠用早膳之時,劉楚急匆匆走進來:“韓帥,韓帥!”

“何事如此著急?”

“有一支日軍到了港口邊,為首的自稱是平忠盛,他說有要事要見您。”

“日軍?多少人?兵器和甲冑全部卸了,關押起來,發配挖銀礦!”

“您不見平忠盛嗎?”

“本帥不認識什麼平忠盛不平忠盛!”

“韓帥,下官可有一言。”劉楚壯著膽子說道。

他如今是東征軍中的一個隨軍主簿,官職不大,芝麻官,但是因為會說日本土話,對日本瞭解,經常協助韓世忠做一些重要的事。

當然,不僅只有劉楚。

隨軍而來的盧松也是杭州海軍學院的學生,他也有了一個芝麻官職。

隨行的包括司馬渡,以及早就過來挖礦的張暘和劉秉,雖然沒有官職,卻都已儼然成為韓世忠的顧問團。

雖然朝廷從遼東調派了官員,專門負責協助韓世忠對石見國的民政進行治理,但韓世忠遇到問題後更願意詢問他們這些人。

“有什麼你就說,哦,對了,用早膳了嗎?”

“用了,用了!”劉楚連連點頭,“這平忠盛非一般人,日本國內的那些公卿家族,原本是一百個不願意跟我們商貿的,都是平忠盛力排眾議,才開啟了宋日商貿的格局。”

韓世忠訝然道:“如此說來,這個平忠盛還算是親我大宋的?”

“是的,平忠盛不僅僅親我大宋,他還有另外一個很特殊的身份,也可以為我們所用。”

“什麼身份?”

“這個人是武士,在日本,武士相當於我大宋的軍人,日本朝政是由公卿家族掌握的,尤其以藤原氏、源氏等家族勢力最大,這些人看不起武士,平忠盛憑藉自己的能力,晉升到日本朝堂高官,雙方勢如水火。”

韓世忠放下筷子,若有所思地看著劉楚,說道:“你的意思是,我們可以依靠這個平忠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