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94章 被外甥訓斥的舅舅(第三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給王太尉備座。”

“官家,我有要緊事啊!”王宗濋一看這裡也沒外人,立刻就湊了過來,呈遞了一份文書上來。

“真是我的好舅舅,你是讓我晚上也處理政務啊!”趙寧接過來開啟一看,看完後,心中大致是清楚了一些事。

“事關國朝大事,我也是不得已。”

這哪裡是事關國朝大事,這分明就是關乎到你王宗濋的帽子。

他看了一眼焦慮的王宗濋,站起來,走到涼亭那邊,王宗濋趕緊跟了上去。

“商人的事,你得向東府彙報,諸位相公自會有處理。”

“我覺得這件事可能牽涉重大,還是得先讓官家知曉一些。”王宗濋一副我也是為你好的樣子,甚至語氣都有那麼一點語重心長的味道。

“你覺得靠壓制和強行管控,就能安然無事嗎?”

“若是泉州的情況是真的,那那些商人也太猖狂了。”王宗濋憤慨地說道。

“我問你,你覺得靠壓制和強行管控,就能安然無事了?”趙寧再強調一遍。

“至少可以保證以後不會發生這種事。”

“在太府寺待了十幾年了,這種事你就給朕提這種餿主意!”

王宗濋心頭一顫,官家剛才還自稱我,現在立刻換成朕了,語氣也變了。

“臣愚鈍!”

“朕問你,你說嚴控商人,如何嚴控?除了登記的商社以外,你要讓各地官員也干涉到那些商社裡?”

“完全可以這樣做。”

“各地糧儲司、大型郵政、大型水泥坊,以及大型冶鐵坊都有地方官府直接管控,你覺得官府管控得還不夠?”

“這……”

“你去查查,隨便找個地方查一查,看看地方官員牽涉到糧儲司或者郵政的,看看他們都幹了什麼!”

趙寧的語氣變得更加嚴厲,連眼神都變了。

之前在皇子們面前還是和善、耐心的慈父,現在已然是冷酷的君王嘴臉。

王宗濋立刻知道趙官家的態度了,心裡當即後悔自己魯莽,輕信錢喻清的鬼話,寫了這份彙報自討苦吃。

“你這份彙報寫得不錯,把責任都扔出來了,把問題也扔出來了,你若是不寫,不主動提出來,很快就會變成眾矢之的,等著丟了你這官帽吧!”

王宗濋立刻說道:“臣丟了這官帽無所謂,官不官的,對臣來說不重要,臣只是擔心以後不能為官家分憂了。”

“商業問題關乎到國家大事,商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密不可分。”趙寧語氣也緩和下來。

在這裡罵王宗濋沒什麼鳥用,王宗濋又不是治世之才,他能把太府寺和銀行把控成現在這個樣子,已經難為他了。

雖然地方上的商司和銀行被腐朽得像篩子一樣。

可很多問題的形成,是多方面綜合的,並非絕對的正確與錯誤。

否則,誰都能做宰執,誰都能當一個明君了。

“想要提高民生,就必須堅持不斷研製新的技術,提高生產的效率,但是如果想要讓技術真的惠民,就必須將新的技術民用化。”

趙寧說的這些,對於靖康元年的大宋臣子們來說自然是陌生的,但對於靖康十四年的臣子卻已經不陌生了。

“想要民用化,就必須商業化,懂了嗎?”

“懂懂,就跟臣之前賣肥皂一樣,肥皂剛出來的時候,生產少,貴族和官員們願意高價買它,等到肥皂產量極大提升,它的價格就降低了,等到民間商人都開始生產肥皂,它就進入了平民家庭,使平民也享受到了以前官老爺和貴族才能享受的商品。”

王宗濋反應得還算快,畢竟在太府寺待了十幾年了,銀行也掌管了十幾年了。

“如果沒有民間商人參與進來擴大肥皂生產售賣,僅憑朝廷去生產肥皂,那到現在,江寧府的一個普通家庭,可能都用不起肥皂!”

“是,官家說得是,臣醍醐灌頂。”

“商業本身無好壞,老子說大道無形,商業的規律是道的一種,你能說道有善惡嗎?”

“不能。”王宗濋立刻說道,雖然提到哲學,他迷糊起來,但他清楚,得順著官家的意思說下去。

“好壞在於人,而不在於商業本身,商人逐利,但若商人不逐利,他們還會生產肥皂嗎?他們不生產肥皂了,老百姓去哪裡用肥皂?”

說到這裡,趙寧看著王宗濋,王宗濋顫抖了一下,立刻說道:“所以商業是利國利民的,但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