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72章 出兵大宰府(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諶一個字一個字說道:“使者代表的是天子,你們殺使者,是對天子的大不敬,是向我大宋宣戰!”

北條清康連退好幾步,與他一同來的日本使團,各個神色慘變。

“這……這是誤會!誤會!”北條清康大吼道,“小使從京都來的時候,國主與中務大輔再三強調要與天使和談,要滿足貴國的要求,我們是希望兩國繼續通商的!”

“狗屁!你們把人殺了,再來本王面前讓本王退兵,還恬不知恥說自己講信譽,是不是騙本王退了吧,再將挖礦的人都殺了?”

“這……”北條清康腦瓜子快速轉動,他似乎想起了什麼,連忙說道,“博多的大宰府是關白的人,是藤原賴長!他們是公家,他們一直想阻止大宋和我國通商!一定是他們擅作主張!”

“你覺得現在說這些,本王還會相信嗎?”趙諶大手一揮說道,“來人,拖下去砍了!”

趙諶一聲令下,便有一群宋軍魚貫而入,要對這些日本人動手。

“慢著。”韓世忠突然說道,“先留著。”

“韓帥有何安排?”趙諶問道。

韓世忠問北條清康:“你說的關白是何人?”

“關白便是天朝的丞相,是國主之下,權力最大的,輔佐國主治國,眼下的關白是藤原忠實,太政大臣是藤原忠實長子藤原忠通,藤原家一直反對敝國與大宋商貿往來,是中務大輔平忠盛強力推動。”

韓世忠這大致是聽明白了。

韓世忠的軍事能力自然是極強的,當年的政治實在一般。

不過,好歹他這些年也經歷了大風大浪,大宋內部都不止一次傳聞他要擁兵自重。

在多變的政治環境下堅持下來的韓世忠,現在政治能力增長了不少。

“這個中務大輔平忠盛是什麼官職?”

“他也相當於天朝的宰相,但他是武人出身,在敝國不受待見,藤原氏是公卿家族,世代位居敝國權力中樞,乃是權柄極重之家。”

這下眾人就更清楚。

劉楚說道:“看來是日本貴族和武士兩個派系的鬥爭啊!”

“中務大輔透過與大宋商貿,賺了不少錢,還在京都府贏得了許多名望,這威脅到了藤原氏的權威。”

“既然如此,為何大宰府如此重要的地方,還要派藤原氏的人?”趙諶問道,“這不是擺明了坑我們?”

“這實在沒有辦法,藤原忠實是關白,藤原忠通是太政大臣,他們父子權柄極重,安排誰去大宰府,話語權在他們手中。”

“大宰府有多少兵馬?”韓世忠又問道。

“少說萬人,大宰府不同於石見國這種偏僻之地,大宰府是敝國西陲軍防重地,數百年前便是。”

北條清康這話倒是不假,當年日本人蜉蝣撼大樹,在白江口瘋狂地上躥下跳,一副老子天下無敵的架勢。

一千餘艘戰船,四萬大軍,舉國之力北上準備進入朝鮮半島的百濟,結果被大唐一百七十艘戰船打得爹媽都不認識了。

當時戰果傳回日本國內,原本跳得正歡的日本權貴階層,突然懵了。

於是趕緊開始派遣唐使,跪地求和,全面學習大唐。

至於西陲的大宰府,便是日本為了防止大唐報復,專門設立的軍事重鎮。

那裡有一套完整的軍防體系。

不像石見國,若不是大宋說要在這裡來開採銀礦,石見國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在日本是極其沒有存在感的。

又窮又破,軍防力量自然爛到極點。

“才一萬人而已!”趙諶說道,“韓帥,請給小王兩千兵馬,小王立刻去大宰府!”

劉楚卻說道:“殿下,草民有一言。”

“你說。”

“日本人在大宰府屯有重兵,大宰府的防禦恐怕比多多良氏城堡要強,若是他們監察到我軍靠近,必然在海邊設防,他們人多,我軍又在船上,恐怕會吃虧。”

張榮也說道:“我們打的石見國,只是日本一個很小的地方,並不能窺探日本全貌,我覺得劉楚說的有道理,如果要打大宰府也不是不可以,但要向遼東借兵。”

“又向遼東借兵?”趙諶皺起眉頭來,說起這件事,他心中頗為不滿,“我們找李綱借人,他只給了一千人,現在找他借兵,恐怕更難!”

韓世忠說道:“殿下說的沒錯,李綱無權調兵,吳璘也無權調兵,必須軍政院授權,李綱能給我們一千人,已經頂著很大的壓力了,朝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