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19章 運籌帷幄嶽大帥(第三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兵曹杜鬆手裡拿著安北都護府所有的糧草文書,他用焦慮的語氣說道:“嶽帥,這兩天不少人逃到安北城來,十縣之人皆有,現在十縣都遭到了克烈人的打擊,我們的人力和物質損失不小,如果這場仗一旦持續時間長,我們可能要提前向朝廷申報糧草。”

“現在的糧草還夠支撐多久?”

“現在湧現了不少難民到安北城,安北城內的糧食恐怕只能吃一個半月了。”杜松嘆了口氣,他將文書呈遞給岳飛,“現在找東勝城、府州一帶排程糧食,來得及,但是下官最擔心,韃靼越過黃河,突襲我們的糧道。”

“韃靼在西線安排了近萬大軍,楊再興的中線彙報只探查到兩千左右的韃靼兵力,牛皋在東線已經探查到至少五千以上的韃靼兵力。”

岳飛指著地圖,腦子轉得飛快。

他突然轉身看著杜松,問道:“克烈部總人丁有多少呢?”

杜松被他這個問題問得愣了一下,他還從未想過這些方面的問題。

“本帥是過問烏日達的,克烈部的總人丁大約在五萬到七萬之間,是漠北名副其實的大族,預估有一萬的女子和一萬的十二歲以下的孩童,十二歲到十六歲的一萬,五十歲以上的預估兩千到五千之間。”

岳飛很嚴肅地說著。

當然,他說的這些數字,都只是自己的主觀推斷。

這讓杜松依然感到震撼。

打仗還推算這些?

這個思路還真是開啟了杜松新世界的大門。

“郭浩出發前,本帥專門叮囑過郭浩讓他記得統計克烈人的年齡,從西線殺敵和俘虜來看,投入戰場的克烈人年齡最小的應該在十六歲,並非十四五歲的沒有戰鬥力,而是克烈人不可能在一場戰爭中把部族的潛力也投進去,那樣風險太大。”

“如此推測下來,非戰人數在三萬,算上老弱病殘,克烈人可戰人數最多是四萬。”岳飛大腦繼續飛快轉動著。

“西線已經擊潰和殺死近萬敵軍,中線發現了兩千敵軍,牛皋的東線敵軍至少五千人以上,已經暴露在我們眼皮子底線的敵軍就有至少一萬七千人了。”

杜松長的嘴巴,很想說一句:這他媽的也可以?

“我們看不見的可戰之兵還有兩萬三千人,如果你是克烈部的首領,你有四萬可戰之兵,你會派遣多少出來?”

“絕不會超過一半,因為一是草原部族分散而居,就算要徵召,也無法全部徵召起來,即便能徵召,也不會全部徵召,因為還需要人留下來放牧,我聽聞漠北有一些地方是可以種田的,雖然難度不小。”杜松說到這裡,自己都被自己說的震撼住了。

他有一種錯覺,跟岳飛這種人在一起,自己都變聰明瞭。

岳飛的思路,簡直堪稱絕對的冷靜和透徹。

這才收到了前線送過來的幾份情報和俘虜的一些資訊,就把敵人的總人丁、可戰兵力,剩餘兵力都推算出了大致的輪廓了。

戰爭中,有一點至關重要:資訊!

真正的大帥是什麼?

是坐在營帳內,根據收集的各方資訊,就能運籌帷幄,俯瞰全域性。

岳飛說道:“本帥推測,東線的兵力會在一萬左右,不會再多了,再多克烈部內的放牧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克烈部的首領絕不會那樣做。”

“現在還有五千左右的兵力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如果克烈人南下黃河,突襲我軍後方。”說到這裡,一向嚴肅的岳飛,臉上忽然浮現出笑容來,“那就正合本帥之意。”

這時,外面有人說道:“嶽帥,趙崧求見。”

“讓他進來。”

軍督使趙崧大步走了進來,急忙說道:“嶽帥,我們在城門口抓到一個金人細作!”

說著,他將一份文書呈遞出來:“這是我們對這個細作審問的招供書。”

岳飛稍微有些驚訝,他接過文書開啟看了起來。

看完後,岳飛說道:“這個金人細作冒充商人,在城內打探我們的兵力。”

杜松驚訝道:“金人難道要趁機宣戰不成?”

“不,本帥接到了密報,金兀朮正在金國內部推行一些改制,他短時間內不會挑起兵事,金人此時在城內打探,必然與克烈人有關,克烈人南下,背後必然是金人在推動,而且細作不知一個,只不過我們只抓到了一個而已。”

“那現在怎麼辦?”

“不怎麼辦,區區細作,翻不了大浪,現在傳本帥命令,召集五千精銳鐵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