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85章 風起漠北(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草原人對茶葉沒有抵抗力,忽兒札胡思在俺巴孩這裡第一次嚐到了茶葉的味道,就像一個少年第一次嚐到了女人的味道一樣。

靖康十三年正月二十三日,陰山南麓。

陸游飲了一口水,才緩了口氣。

這北塞的氣候,他這個江南人實在有些扛不住。

不過他還是強忍了下來。

“小官人可還好?”劉益問道。

“我沒事。”陸游指著前面說道,“前面那座已經荒廢的古城遺蹟是當年北魏修建的白道城,金人的雲內州在此地西南一百五十里。”

“那白道城早已消亡數百年,小官人是如何知曉的?”劉益好奇道。

陸游說道:“我在書裡看到的,陰山南麓、大黑河以北,是白道城,為了抵禦柔然部所設。”

這個地方確實是當時的戰略要地,到了明朝時期,這裡是土默特部的歸化城,也就是後來的呼和浩特。

“雖然沒落了,但商賈倒是不少。”劉益說道。

眾人便一路往前面行去。

這裡是屬於金國的地盤,不過宋金議和之後,宋商人先後都出現在了這一帶,金國民間的商人也開始陸陸續續活動起來。

陸游問隨行的卡馬欽:“除了你們汪古人會在這一帶交易,還有哪些人會過來?”

卡馬欽說道:“克烈部的人也會經常運輸一些物什到此地。”

劉益疑惑道:“克烈部?”

“就是生活在漠北的蒙兀人,你們中原人稱之為韃靼。”

大宋對漠北的情況瞭解甚少,克烈部他們沒有聽說過倒也不足為奇。

連陸游這種博覽群書的人都沒有聽說過,更別說劉益。

“這個克烈部就是阿剌忽失說的可以重點結交的韃靼?”陸游說道。

“是的,就是他們。”

“他們有什麼特長?”

卡馬欽說道:“他們作戰極其勇猛,現在的首領是忽兒札胡思,一個非常英明的人,他帶著他的軍隊,打敗過草原其他部落,控制的地域很廣,人口興旺,實力雄厚。”

陸游問道:“比起金軍呢?”

“金軍無法在漠北取得大勝,只能依靠塔塔兒部和蔑乞兒部制衡漠北各部,克烈部與塔塔兒部是死敵。”

“如此說來,克烈部與金人也是沒有緩和的餘地?”

“倒也不是,金人不會莫名其妙地得罪克烈部,通常以安撫為主。”卡馬欽指著前面說道,“前面的舊城,是有不少克烈部的商人的,金人默許他們的交易。”

“走,過去看看。”

劉益帶著人,一路向前面走去。

不多時,就引來了許多人的側目。

原因無他,這支隊伍規模不小,足足有六七百人,而且大多數騎馬,還額外帶一匹馬,額外的一匹馬的背後放了不少貨物。

草原是有絲綢之路的,叫草原絲路。

草原上有許多商隊,但是到六七百人,那絕對是大商隊了。

在舊城北部,有一座破敗的房子,雖然破敗,周圍卻也有不少商隊。

有契丹人拿著他們的刀,還有漢人牽著騾子帶著絲綢,也可以看到勃海人揹著一些手工藝品。

當然,少不了從漠北過來的韃靼。

這些人有的帶著動物的皮絨,有的則是驅趕了許多羊。

漠北畜牧業非常發達,陰山南麓也有大量的牧場。

隨著戰爭的告一段落,西夏的收復,汴京城的羊肉價格跌到了每斤兩百文。

而此處的羊肉價格竟然在每斤一百文。

對於草原人來說,只要不遇到惡劣的自然災害,牛羊成群。

但他們更需要其他的生活物資,例如布匹、鞋子等等,這些無疑都是中原人和勃海人更擅長。

而中原的手工藝品在草原也是有市場的,一些貴族會用更多的牛羊交換這些手工藝品。

一個全身裹著貂絨的男子走到屋子的後面。

“烏日達。”

“嘎力巴,什麼風把你吹來了!”說話的是一個體格健壯的男子,他叫烏日達,是舊城有名的克烈商人。

嘎力巴說道:“我這一次來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你說。”

“什麼事呢?”

嘎力巴低聲說道:“乞顏部前一段時間找到我們的首領,讓我們聯合南下打宋人,你對這裡很熟,聽說宋人的安北城距離這裡不遠了,首領派我來問問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