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50章 張掖之戰(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鋪天蓋地的箭雨落下,衝擊在宋軍的軍陣中。

在鐵甲群和盾牌的阻擋下,弓箭沒能快速攻破宋軍的軍陣。

不過,回鶻人的弓箭似乎不少。

這已經是第三十輪打擊。

宋軍的箭矢已經用完,回鶻人卻還有足量的弓箭。

不過也能解釋得通,回鶻人是西域的遊牧民族,他們很小就開始狩獵。

射箭,尤其是騎射,是狩獵的基本功。

讓折彥質意外的是,回鶻人準備極其充分。

這顯然是蓄謀已久的軍事行動。

弓箭的衝擊,對宋軍計程車氣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雙方列陣對峙已經有一個時辰,再過一段時間就進入疲勞期。

折彥質眺望前方,他臉上露出了凝重。

“到底來了多少回鶻人,還不能確定嗎?”折彥質問道。

“將軍,河西的地貌太遼闊,敵人可能隨時從四面八方的任何一個方向出現。”參軍武波說道,“不過依下官看,回鶻人來的可能就只有這一支,但裡面顯然摻雜了不少党項人。”

“下官也這麼認為。”副參軍王制說道,“肅州和瓜州都已經落入回鶻人手中,那裡的党項人知曉西夏滅亡,他們必然早已投入回鶻人麾下。”

前方傳來震天的喊殺聲。

在雙方對峙一段時間後,回鶻的主力尚未推進,騎兵部隊率先從兩翼衝殺過來。

“報!”斥候飛快將前線訊息傳來,“將軍,回鶻人的騎兵有鐵甲!”

“是西夏人的鐵甲。”

說話的人叫費聽呼,他是一個党項貴族,是西夏涼州府的守軍。

折彥質攻打涼州,費聽呼不敵投降。

費聽呼的用詞很講究,他說是西夏人的鐵甲,這話聽起來就是預設為自己已經不是西夏人,而是宋人。

“西夏在肅州和瓜州有多少鐵甲?”

費聽呼說道:“至少兩萬以上。”

伍波說道:“這倒是個麻煩事了,這兩個地方原西夏總人丁加起來有四萬,現在恐怕全部被回鶻人收納,編制進來。”

說話間,回鶻人的騎兵已經從兩翼快速推進過去,朝宋軍的步兵側翼殺來。

宋軍騎兵見狀也行動起來。

折彥質總兵力三萬,其中一半搞後勤的,真正能上戰場的是一萬五千人,騎兵總兵力在三千。

他的兵力是伐夏之戰中,最薄弱的一路。

這與他攻打的河西有直接關係,西夏人經略河西四鎮,並未安置大量兵馬。

每一鎮的人口也就兩萬左右。

畢竟西夏人的核心區域在賀蘭山的西套平原一帶,西夏體量小,不可能拿橫山和興慶府一帶的糧食去做大縱深千里的河西走廊。

所以河西對於西夏來說,是能守住的牧場,卻無法重點經略。

這是西夏無法向高昌回鶻擴張的根本原因。

這也是折彥質這路兵馬不多的原因,而且河西四鎮縱深千里,西夏兵力分散,並不是帶的兵越多越好。

但回鶻人整頓了肅州和瓜州的兵馬,集中了兵力抵達張掖,整個戰局隨著回鶻人抵達張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好在費聽呼投降的時候,有三千西夏騎兵,在攻下張掖的時候,也俘虜了兩千西夏騎兵。

折彥質手裡現在的騎兵總數在八千。

回鶻人騎兵越來越近,宋軍騎兵分兩路,開始攔截。

雙方廝殺在一起。

由於兵力數量,宋軍很快就落到了下風。

“費聽呼!”

“末將在!”

“你立刻率領兩千騎兵去支援左翼!”

“得令!”

費聽呼領了軍令後,立刻前去調兵。

“將軍,現在這種關鍵時刻,讓一個剛投降過來不久的党項人領兵,恐怕……”副參軍王制說道。

“你能臨時給我找一個能統帥兩千騎兵的合格將領出來?”

王制一時語塞。

並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長了兩條腿,就能騎馬打仗的,更別說領兩千騎兵打仗。

“伍波!”

“下官在!”

“你立刻統帥兩千騎兵增援右翼!”

“得令!”

宋軍的騎兵援軍快速抵達戰場。

“報!”回鶻人的斥候將情報呈遞到這一次東進的回鶻統帥再凱爾那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