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06章 戰局之變(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雲中府最重要的將領投降了。

從七月二十八日開始,吳玠部的神衛軍在雲中簡直如同脫韁的野馬。

中午的時候,左雲被宋軍打下來。

僅僅是過了一天時間,七月二十九日中午,宋軍主力就抵達了雲州。

一萬宋軍,將雲州城各個要道全部切斷。

火炮就堆在雲州城的城門口,示威般的向雲州城轟擊。

此時,朔州金軍在反應過來後,快速往雲州敢。

雲中防線被宋軍撕開的緊急軍報,也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雲內州送。

與此同時,也發了一份往燕京。

無論是金兀朮,還是韓常,或者完顏京,都預測到宋軍很可能對雲州的後勤線進行打擊。

但是!

誰他媽的都沒有想到,宋軍打擊得如此之快。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一直隱藏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

正是這個人,對第七次宋金之戰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然,這個人對第三次宋金之戰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他的名字叫趙……哦不,完顏昌!

正是因為完顏昌的情報,告知了趙官家金軍在陰山壓二十萬大軍,在河北佈防,趙官家才及時調集吳玠到雁門關。

否則,以吳玠的級別,現在應該是在麟州準備東路的伐夏。

沒有吳玠這樣級別的名將抵達雁門關,宋軍想要打雲中,風險極大,而且幾乎沒有人敢拍板出兵。

正是吳玠的到來,改變了局面。

而接下來,遼東戰場煽動的那場風暴,還將從全域性上影響宋金夏三國之大局。

從右玉到雲內州三百多里,金軍傳令兵連夜飛奔,在宋軍兵臨雲州城下的第二天早上,也就是七月三十日早上,這份緊急軍報放到了雲內州。

雲內州的官員們得知訊息後,全部傻了。

要知道,此時陰山之戰,金軍多次獲勝。

宋軍的精銳被金軍圍起來打,宋軍多次戰敗。

連宋軍的重灌騎兵在大規模對戰中,都無法扭轉戰局。

在半個月前,郭浩帶領的靜塞軍與耶律餘睹統帥的契丹騎兵,在與金軍正面衝擊的時候,打的是金人的重甲步兵和一千鐵浮屠。

那一戰的慘烈程度,絲毫不亞於遼東戰場。

那一戰,宋軍三萬精銳,對戰了八萬金軍。

明知己方兵力遠不足對手,但毅然決然選擇了正面會戰。

因為他們也不能退!

如果他們退了,壓力全部給了安北府。

安北府若是退了,金軍能在數天之內將戰線推到府州。

那是國防線!

那一戰,從早上一直打到傍晚,雙方殺得血流成河,人頭都能在血窪中漂浮起來。

靜塞軍在金軍鐵甲海洋中多次衝擊,殺得人如血人,馬如血馬。

最後,連堅硬的鐵錘都彎曲了,連鋒利的鐵矛都折斷了。

那一戰,不知有多少人永遠告別了他們的親人,埋骨黃河之畔。

陰山的風吹起了草原的碎草,碎草落在地上無聲無息,沒有人記得哪一顆碎草是什麼形狀。

就像沒有人記得,那些戰死的人,他們長什麼樣子,曾經有過什麼樣的悲歡離合,又有什麼樣的音容笑貌。

最後,戰爭止於戰爭。

繁榮的汴河之畔,東華門之外,樊樓的香榭之間,一聲聲鶯聲燕語,權貴的推杯換盞,被世人敬仰、感動。

七月三十日中午,從雲內州衝出來的斥候,渡過黃河,快馬加鞭往安北府趕。

斥候強迫戰馬跑了百里,傍晚的時候,這份緊急軍報放在了這次陰山之戰的主將韓常的桌案上。

多次擊敗宋軍,將安北城圍困得死死的韓常,這段時間的心情是極好的。

他斷言安北城最多支援一個月。

一個月後,河南地的宋軍,將被他徹底消滅。

他將統帥十數萬金軍,兵臨府州,將戰火燃燒到府州地界。

鑑於金軍已經取得了壓迫性的優勢,西夏的態度可以說必然發生大變。

李良輔這段時間偷雞摸狗的行為,就說明了一切。

而汪古人也開始歌頌、讚揚金國的德行與仁政。

如此看來,仁德竟然在刀鋒之上?

陰山形勢,對於金軍來說,一片大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