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97章 金人細作的這條線(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寧看完高俅的彙報,說道:“你的意思是,這件事不是金人的細作在背後推動?”

“目前暫時沒有證據表明是金人的細作。”高俅說道。

“朕記得李回早就辭官退隱了。”

“雖然退隱了,但一直居住在東京城內,與官員們來往密切。”

“那如何保證王甫說的是真的?”

“臣派人去李回宅邸打聽過,王甫確實經常出入李回宅邸。”

趙寧沉思起來。

高俅想了一下,提醒道:“陛下,李回與蔡相公走得很近。”

“你是說這件事是蔡相公在背後指使?”

“不不,臣沒有這麼說。”高俅立刻否認。

“那你這是何意?”

“臣就是想提醒一下,李回隱退了,但關係網深厚,牽涉恐怕不小,對朝局影響頗大。”

趙寧知道高俅這話的意思。

李回都已經隱退了許久了,如果真的是李回,那這一次是舊的軍政勢力藉著安北府戰局不利的一次反撲?

不,事情可能沒這麼簡單。

高俅繼續說道:“安北府的軍報送到京師來,是絕密,雖然不至於像王甫說的那麼慘,但王甫能在樊樓亂說,必然是聽到了風吹草動,如此看來,是李回告訴他的,那李回作為退休的官員,是如何知曉的呢?”

趙寧說道:“知曉安北府軍報的只有幾位宰執,還有軍政院那幾個人。”

“所以臣認為,這件事就是朝堂內部有人在推波助瀾。”

“誰?”

“臣不知。”

高俅心裡有自己的答案,但他不敢亂說,畢竟牽涉到大宋權力中心的那些人。

萬一他猜錯了,把事情又搞大了,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陛下,要查李回嗎?”

趙寧說得很含蓄,他說道:“這件事,必須要給所有人一個交代。”

高俅剛走出文德殿,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秦相公,您何時回了京?”高俅連忙過去作揖。

“高太尉,好久不見。”秦檜臉上帶著如浴春風的微笑。

“秦相公氣色很好呀。”

“託高太尉的福。”

“哪裡哪裡,下官還有事,先告辭。”

“高太尉慢走。”

高俅走之後,秦檜走進了文德殿。

“臣參見陛下。”

“什麼時候到的京師?”

“今日一大早剛到。”

“也不好好陪陪家人。”

“陛下忙於國事,臣無時無刻不想著為陛下分憂。”

“你兒子秦熺之事你知道了?”

“臣聽說了,他那是咎由自取,臣要與他斷絕父子關係。”

“要處理他也是沒辦法的,總得給其他人一個交代。”

“陛下聖明。”

“江南西路的事情處理完了?”

秦檜取出一份匯總,呈遞上去,說道:“不僅僅是江南西路,兩浙路、福建路、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的新農政都處理好了。”

“沒有與茶園衝突吧?”

“陛下放心,臣都處理好了,不會有事。”

“嗯,你辦得很好。”趙官家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了。

秦檜倒是詳詳細細彙報了一些南方的瑣碎的事情。

包括地方上的大戶們是如何反對新政的,又是如何想對策的,他秦檜是如何完美地應對的。

在秦檜選擇性彙報中,南方的新政儼然成了他秦檜與那些頑固分子鬥智鬥勇的精彩故事。

但其實趙官家這裡還有另一個版本:秦檜在南方排除異己,利用各種黑手段將那些不聽話的全部幹掉。

總之,秦檜的每一根毛孔都流淌著陰謀的血。

趙寧沒有當場揭穿他,甚至諫院和御史臺的一些奏札都還壓在他這裡。

趙寧也提都沒有提。

畢竟秦檜也是剛立了功的,至少南方各路的大戶確實被他鬥倒了,朝廷收上來的糧食增加了,透過商路從南方賣過來的糧食也明顯增多。

整體來看,趙官家是滿意的。

“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都是臣應該做的。”

見趙官家不說話,秦檜沉默片刻,說道:“臣先告退。”

“嗯,回去好好休息,朕會重賞你的。”

“謝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