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23章 被壓著打!(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大理國還不知道,中原王朝和遼東那股勢力在這近十年的對峙中,無論是軍隊,還是軍備、戰術,都早已今非昔比。

大理右翼騎兵拉近距離後,快速朝宋軍左翼切去。

宋軍長槍兵蹲坐在地上,後面的強弩手開始射擊,箭雨橫飛。

大理騎兵高機動性雖說降低了弩箭的命中率,但依然有戰馬被射中,悲慘地哀鳴,倒在地上,上面的騎兵也跟著墜馬。

還有的直接射到騎兵,刺穿皮甲。

大理騎兵快速迂迴,準備繞到宋軍後面,發現宋軍後面也布上了同樣的防禦。

並且,隨著距離拉近,宋軍弩箭的相對威力變大。

鋒利的箭頭甚至釘進馬腹,絞碎戰馬的內臟。

在一片戰馬的哀鳴聲中,越來越多騎兵墜馬。

宋軍的左翼大概有八百人,每一次可以射出一百多支箭。

命中率隨著距離的拉近提升。

從大理騎兵進入射程到此時雙方只有三十米的距離,宋軍已經射了四波,大概接近六百支箭。

平均命中率從最開始的十分之一,到此時已經提到了近二分之一。

大概有一百出頭的大理騎兵,在這次的衝鋒中喪命。

當衝擊到三十米這個距離的時候,大理騎兵似乎壓抑已久,紛紛彎弓射箭。

從他們嫻熟的動作可以看出來,他們平時都是精良的弓箭手。

頓時,箭雨如雲般朝宋軍飛去,落在宋軍的鐵甲上,發出金屬衝擊的聲音,紛紛無力墜落。

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

大理士兵的弓箭根本無法對宋軍造成有效傷害。

然而宋軍的弩箭,卻像鐮刀在收割麥子一樣收割著大理軍的生命。

這個畫面令人絕望。

很快,不安和焦慮的情緒開始在大理軍中蔓延。

有的騎兵放棄騎射,憤怒地朝宋軍軍陣衝去。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他們成群結隊。

確實,在雙方遠端武器不對等的情況下,正面衝擊,比繼續騎射要更好,除非選擇撤兵。

大理騎兵沒有撤兵,他們快速跟隨前面的,打算以人數優勢正面突擊宋軍軍陣。

距離越來越近,轉眼已經只有十米。

宋軍的弩箭手停止了射擊,前面的長槍兵立刻站起來,身姿微微弓著,將重心放在前面。

那些密集而鋒利的槍頭,在雨後的陽光下流動著耀眼的冷光。

當戰馬排山倒海壓來的時候,衝勢開始銳減。

戰馬這種生物,和坦克不一樣之處就是,它也是碳基生物。

它也是有情緒的。

它和人一樣,看見明亮和鋒利的東西,會產生本能地畏懼。

一部分人可以透過高強度的訓練來克服這種畏懼,但戰馬很難很難。

除非騎兵強迫它們往前衝。

例如柺子馬在打宋軍軍陣中就多次出現襲擾失敗,戰局所迫只能硬衝。

那種硬衝,就是騎兵用特殊手段,強迫戰馬不要地衝。

至於如何做到,這個原理也不難,恐懼是一種情緒,用另一種情緒戰勝恐懼。

例如不斷抽打戰馬,使痛苦的情緒戰勝恐懼。

大理國騎兵在靠近宋軍軍陣後,有不少戰馬的衝擊降下來。

還有一些戰馬被強迫往前衝,終於衝擊在宋軍的長槍上,馬腹被刺穿,鮮血如注般往外狂湧。

更後面的戰馬似乎聽到了前面戰馬的哀鳴,也跟著哀鳴起來。

一個個騎兵從上面栽倒下來,發出痛苦的叫聲,現場亂作一團。

一些戰馬不受控制地開始迂迴避開。

顯然,這一路騎兵對宋軍側翼的進攻,算是失敗了。

不僅僅襲擾沒有辦法,硬衝也一塌糊塗。

大理左翼的騎兵也好不到哪裡去。

如此這般下來,大理右翼騎兵損失了近五百,戰損率到了四分之一,整個騎兵的軍心接近崩潰。

左翼騎兵也丟了近四百。

這個結果傳回到高量成那裡,高量成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這宋軍與他打的滇東三十七部完全不一樣。

無論是正面打,還是側面打,對方的防禦能力都固若金湯一般。

他毫不猶豫讓兩翼騎兵全部撤回來。

初戰不利,高量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