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83章 肅整西南秩序(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五月十四日,廣南西路正是盛夏時分。

好在橫山寨一帶河流眾多,解潛這個北方人來這裡一個月,跟著當地的人學會了游泳之後,天天跑到河裡,以此解暑。

前面的瓜農用板車推著西瓜,到樹蔭下面吆喝起來。

田裡的農民們還在忙碌著。

張安赤膊著上身,下面也只穿了一件底褲,他笑呵呵地向河邊走去。

“解帥,解帥!”

隔著老遠,張安就開始喊。

解潛游到岸邊,張安走過來,將甘蔗遞過來。

“解帥,下官給您弄了些好東西。”

“這是哪裡弄來的?”解潛問道。

甘蔗在宋朝,還是奢侈品,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

“買的。”

“哪裡買的?”

“路邊買的,快吃吧,非常甜。”

解潛接過甘蔗開始啃起來。

解潛愣了一下,看著這甘蔗,說道:“這甘蔗比我之前吃的要……”

“要甜是不是?”

“是!好甜!”

“這是從南海的島嶼上傳過來的甘蔗,聽說是大宋南海商社的人從那邊移植了一批。”

“南海的島嶼?”

“好像是琉求南邊,有很大一座島嶼,出海的商人們叫那裡南濱島,島上的島民種植了許多這種甘蔗。”

解潛再看了看,發現這甘蔗的表皮比自己以前吃的顏色要深,偏黑。

張安繼續說道:“聽說廣州府移植了許多,兩浙和江東也移植了一批,但後來發現兩浙和江東不太適合這種甘蔗,倒是廣南西路邕州一帶種植非常成功,現在廣南西路不少商人都在想著種植此物。”

張安說的這個甘蔗,是黑皮甘蔗。

廣南西路的水稻一年二季,也可以三季。

但是廣南西路的土壤成分卻相對不太適合種植水稻這種農作物,同樣的土地產量比江東、荊湖都要地。

然而,廣南西路卻非常適合種植甘蔗。

解潛說道:“朝廷在北邊各個軍鎮配置了大量的糖,對甘蔗的需求量也暴增,導致甘蔗價格比過去更貴,看來南方的商人們正在改變這一現狀。”

張安隨口說道:“那是,您不也說了嗎,有需求就會有產出。”

解潛卻陷入思考中。

張安好奇道:“解帥,您想什麼呢?”

“這橫山寨博易場有大理、羅殿、自杞的商人來往不絕,朝廷派我來,一是想肅正西南的買馬,擴大馬匹的交易,二就是要建立從橫山寨到欽州的商線,欽州已經開始建立海港,如此看來,南海比我們想象的要更賺錢。”

說話間,前面有人跑過來:“解帥,不好了,前面打起來了,自杞國的人和我們的人打起來了。”

解潛連忙爬起來,擦乾身上的水,把衣服套起來。

張安去牽過馬來,解潛翻身上馬,帶著眾人向博易場趕去。

此時,博易場前面,一群自杞國的人拿著弓箭,紛紛朝博易場亂射。

有好幾個商人已經中箭,還有一些大理國的商人也在其中。

自杞國與大宋的關係其實很不錯。

他們在廣南西路橫山寨的這博易場,與大宋做了不少買賣。

這些年,大宋西南買馬突飛猛進,使得南方各個驛站建立神速,與自杞國密不可分。

但是吧,自杞國的有些人,性格非常野蠻、暴躁,一言不合就想要動刀子。

此時他們一邊射箭,一邊憤怒地吼叫著。

一個叫丁烏的男子用當地的方言罵道:“這些宋人沒一個好東西,把他們全部殺了!殺了!”

博易場的商人們連滾帶爬地逃跑,連貨物都不要了,那裡的馬兒也受到了驚嚇。

等解潛帶著人趕過來的時候,見到這樣的場景,不由得大怒:“列陣!”

宋軍立刻拿出弩,紛紛上前,躲在木板和土牆後面。

張安是精通自杞國語言的,他大聲喊道:“放下武器,有事先商量,大家都是來做買賣的。”

丁烏大聲吼道:“不要聽他們胡說八道,射死他們!”

解潛說道:“他們說什麼?”

“他們說要殺了我們。”

“什麼原因?”

“可能是買賣沒談攏。”

“買賣沒談攏就要殺人?”

“這些自杞人的脾氣很差,很野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