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71章 被波及的江南西路(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他若願意配合,那些形勢戶和官戶就不會來鬧了,現在大半個洪州都對新農政有異議,根本不願意配合。”劉朝奉說道。

“畢竟,這是要讓地主和鄉紳出血,誰願意如此呢?”

以往上面收稅,地主鄉紳那都是立刻轉嫁到平民佃戶那裡,可現在這新農政太狠太狠。

地主們根本就沒有轉嫁的空間了,而且從律法上已經鎖死。

強行轉嫁,不僅沒法達到目的,而且違反新政。

秦檜倒是也淡定,這些年朝堂鬥爭,他什麼場面沒有見過?

剛開始上刑部,大清洗、大換血,都是他親手操作。

後來藉著新政的名義,扳倒太子、在各路搞大清洗、大換血,安插自己的人。

什麼北方新農政、交鈔下鄉,江東大清洗,全部都有秦檜的身影在裡面。

區區一個江南西路,他秦檜還是不放在眼裡的。

“你去叫陳裕儒來見我。”

“秦相公想好如何處置這件事了?”

“你先讓他來見我。”

“是!”

此時,陳裕儒正在轉運司衙門會見洪州本地的鄉紳、地主們。

也就是陸家、謝家、王家、李家、張家這些大家族。

這些大家族掌握了洪州幾乎一大半的土地,自己豢養了不少身手了得的人,還出錢聘請了許多本地讀書人。

從私家武裝,到私家輿論,他們都有很強大的能量。

古典帝國時期,皇帝們依靠諸侯、世家來治理基層。

到了後時代帝國時期,皇帝們依靠士大夫治理天下,而士大夫在地方上是依靠大地主和鄉紳來控制基層百姓的。

也就是在場的這些人。

當他們掌握輿論後,朝廷就必須要與他們合作,雖然談不上皇權被地方勢力綁架,但絕對不能損害他們的利益。

歷史上也有真實的案例,例如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後,不對鄉紳和地主妥協,繼續拷打他們,結果就被賣了。

陳裕儒說道:“從今年開始,朝廷要在江南西路推行新農政,請諸位配合朝廷的想法。”

陸家的家主陸紹宏說道:“陳司漕放心,我們都是遵紀守法的良民,朝廷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今年洪州要完成十萬畝田,你們必須拿出十萬畝。”

“放心,十萬畝沒有問題。”謝志說道,“不過草民擔心,到時候官府手裡拿了那麼多地,農民租不起。”

“那是後面的事,不是你們現在該操心的。”陳裕儒說道。

“是是,這件事我們會處理好。”

“話雖如此,但我們也要想好若是農民租不起,那些田該怎麼辦?”陸紹宏說道。

“那樣到時候只能我們再買回來了,畢竟官府拿在手裡,財力壓力太大,這樣陳司漕不好對朝廷交代。”謝志說道。

陳裕儒也沒有說什麼。

這些人看似在如何幫助朝廷推行新農政,但其實每一個人都是謎語高手。

陳裕儒說要推行新農政,這些人滿口都是配合,其實都是形式上的。

陳裕儒說今年要拿出十萬畝地,大家也都配合。

然後謝志就試探性問如果農民租不起該怎麼辦?

農民怎麼可能租不起?

要知道,秦檜早就在京畿路測試過交鈔下鄉,有農政銀行在,農民肯定是可以租的。

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在推斷後面該如何做,把這件事搞砸。

謝志又說,如果到時候租不出去,他們就勉為其難,再低價把田買回來。

這一賣一買,交易主動權在地主和官府手裡,有了差價,就有了利潤。

至於差價的一部分該誰來承擔?

自然是朝廷了!

錢就是這麼來的!

有些事不能拿到明面上來說,需要一些好聽的話去做修飾,但在場各位都清楚,到時候是有錢賺的。

搞砸後,首要責任當然在秦檜。

整個過程,陳裕儒都非常配合,到時候他上奏書請罪,朝廷當中自然會有人說他陳裕儒態度良好,不能隨意懲罰,否則以後誰還幹活?

便在眾人商議的時候,劉朝奉來了。

“陳司漕,秦相公有請。”

“哦,何事?”

“是關於新農政的事。”

“本官剛還跟他們在討論接下來如何推動新農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