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38章 敢動天朝者,滅國!(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在官場混,除了懂得左右逢源,還得有一顆耐操的心。

人這種生物很難很難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一般人平時會各種感慨:人生除了生死無大事,我看淡了,你傷不了我,你們都傷不了我,不在意!哥不在乎!

等他們被領導私下批評幾句後。

這個世界果然都是壞人!你們都是壞人!你們為什麼要來傷害我!

如果被領導當眾罵幾句,估計當場會懷疑人生。

這一切都是作為碳基生物的正常反應。

能稍微克服的,必然是有一些成就的。

能真正完全無視的,只要有機會,必大有成就,例如劉邦。

秦檜不可能是劉邦,但他也不是一般人。

朝堂上下那些對他不利的話,要說完全沒有影響,也不可能,但若是讓他心志崩塌,卻也過了。

尤其是趙官家那句“趙鼎身體一直不太好”,這一段時間一直在秦檜腦海中徘徊,彷彿有一種魔力。

十一月的東京城,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往日繁華的街道,雖然人影少了些許,可銀裝素裹,卻讓這座世界之城,多了幾分高雅。

趙官家在後苑賞雪,這段時間他倒是清淨得很。

朝堂上的政事,能下放給政事堂的,一律都下放下去了。

禮部尚書李若水走進皇宮,到了後苑:“陛下。”

“哦,你來了,來,過來坐下一起喝一杯。”

李若水走到庭院裡,那裡的爐火燒得正旺。

李若水有些驚訝,趙官家居然親自在這裡烤肉吃?

“陛下,大理國使者說要回去了。”

“回去?”趙寧問道,“可有談出結果來?”

“沒有談出任何結果。”

“他們的態度如何?”

“誠如陛下所料,他們向我朝退兵,被臣搪塞過去。”李若水如實說道,“現在他們反應過來了,認為我朝不退撤兵,看來是要死了這條心。”

“怎麼能死了這條心呢?”趙寧笑道,“去,宣大理國使者覲見。”

“是!”

等趙寧吃完烤肉,下面的人將物什全部收走,趙寧則回到垂拱殿,宮女們取來常服,正在喂趙官家更衣。

這時,外面有人通報:“陛下,大理國使者進宮了。”

趙寧說道:“讓他進來。”

大理國使者李殊走進來,畢恭畢敬說道:“小臣拜見天子,恭請聖安。”

“聖躬安,免禮吧。”趙寧展開手臂,周圍的宮女們幫著為他整理好常服。

“陛下,小臣前來天朝,是帶著大理國無數百姓求和的意願而來的,高氏已經被王師擊敗,還請陛下儘早撤回王師,以免再多遭殺戮。”

“多遭殺戮?”趙寧平靜的語氣中蘊含著一股威勢,“若不是高氏囂張跋扈,目無禮法,朕何故興師遠征?”

“陛下息怒,我們也是希望以和為貴,兩國本就交好,我國國主已經嚴懲高氏。”

“讓朕怎麼相信你們嚴懲高氏?”

“這……”李殊說道,“小臣豈敢欺瞞天子?”

“你的意思是,你說了什麼,朕就必須相信你?”

“小臣不是這個意思,小臣……”李殊想說話,趙寧打斷了他。

趙寧說道:“假如王師撤了,高氏又出現在大理國的政堂上,朕豈不是被你們當猴耍?若是如此,朕有何顏面再見天下人?”

“陛下……”

“朕是一個恩怨分明的人,只要你們滿足朕的要求,交出高氏,什麼事都好商量。”

李殊被堵得無話可說了。

“哦,對了,為了儘快讓兩國達成一致,朕也會派使者去大理,去見見朕的雲南節度使段正嚴。”

趙寧故意強調“雲南節度使”這個官銜,意思是在告訴李殊,你大理國是天朝的臣屬國。

當年趙佶是冊封了段正嚴為雲南節度使的,你們最好把位置擺端正一點,這樣大家可以好好談。

李殊不敢再多說,這段時間禮部的人一直陪著他在東京遊玩,李殊早已失去了剛來大宋的那股銳氣。

等李殊前腳離開皇宮,後腳趙寧就召見了趙鼎、呂頤浩、張叔夜,還有李若水、王宗濋。

“現在吳璘在大理國內,距離大理王都並不遠,大理國想要求和,讓朕退兵,如此好的局面,朕豈會退兵?”

“陛下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